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技能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钮国梁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师、学生、技能考核等六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电工技能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电工技能;安全教育;现状;对策
  
  问题的提出
  
  安全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因为电工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致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反思这些案件,从电工身上找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1)误操作。主要是操作程序颠倒、操作环节遗漏、操作对象出错等。(2)技术水平不高,不懂运行指标。主要指电气数据显示不对时,电工仍不采取措施。(3)设备本身存在问题。主要指设备因质量和使用寿命等原因而造成事故。(4)电工的身心素质差。反映在处理突发事故时不冷静、反应迟钝;平时没有全面细致的工作习性;缺乏责任心,对事故隐患不及时作出处理,使小故障发展成大悲剧。(5)工作经历差异和本工种经验积累欠缺。
  作为专门从事培养电工类技工的职业培训学校,在电工技能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操作的能力,是一件十分迫切又非常重要的事。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满足安全教育提出的各项指标和要求的。针对以上事故分析中提出的五个方面,哪几点是可以在教育阶段实施的?用怎样的教育方法使安全教育最有效?以什么为抓手来确保电工少出安全事故?这是培训学校和电工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现状分析
  
  在生产现场,经验丰富的电工都会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电工说这样的话:你做不好可以学,做不完可以明天接着做,这些都不要紧,但安全是第一位的。与此相比,在电工专业教育中,这种把安全放在首位的思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得远远不够。下面,笔者从六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目前,职校的电工类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教学,都偏重书本内容。理论教学以讲授工作原理、器件结构和线路工艺为主;技能教学在执行书本内容的同时,参照技能鉴定中心提出的技能等级鉴定要求在做。分析这两块内容的教育全过程,发现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少,许多地方是一笔带过。如果查一下电工专业教师的教案不难发现,针对安全教育的章节内容不会超过全部章节内容的10%。教育内容如此,电工专业学生安全意识肤浅、没有处理安全隐患能力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教学方式如果问及电工专业教师,安全知识怎么教?回答通常会是:像教理论知识那样教。考试也是像考百科知识那样,用一些问答题、是非题、选择题来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产生怎样的教育效果呢?就像教学生游泳,你让他背熟了全部游泳技巧后,照样不会游泳,甚至可能淹死。教师认为学生通过安全知识考试就高枕无忧,实为实践安全埋下了隐患。
  教学环境在学校里,学生的实训环境都是在教师周密布置下创设的。为了保证学生在操作时不出安全事故,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诸如“10个严禁”、“20个不准”之类。即便这样,教师还是放心不下。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一直在边上指导,反复对学生强调:通电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不允许学生自己通电操作。带电操作更是被严令禁止。学校制定如此严格的制度,看上去是在为学生的安全着想,其实是在剥夺学生增加体验的机会。这样的环境训练出来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也会以为工作岗位像实验室,对安全不加重视。经验丰富的电工都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出来的电工,开始几年,胆子都是非常大,什么也不顾忌。劝说他们时,还不以为然。有的甚至会认为是经验丰富的电工多事。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安全方面的切身经历与体验。
  教师电类专业教师大多缺乏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在讲安全知识时非常空泛、枯燥。教师自己没有体会,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结果是:学生不爱听,教师后来也就不再讲了。因为教师的缘故而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的例子确实不少。
  学生笔者所在学校接受初级电工学习的学生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决定着喜欢冒险、考虑问题不全面、做事缺少细致周全的习惯。这些都是与安全要求相背离的。对这样的学生,强调安全意识、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考核目前,电工类专业技能考核都是以装接线路为内容,线路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考核的最后成绩。考核标准中对线路正确与工艺规范要求很严格,也占去了很大的比例。而安全考核所占比例很少。究其原因,专业教师不知道安全知识的考核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这势必导致学生缺乏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职业学校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六项对策:
  教学内容对电工类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1)素质。每一个行业都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有相应的素质要求,电工作为一个特殊工种,对从业人员素质更是提出了专门的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素质要求,是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是不能从事电工工作的。(2)技术。主要包括:①熟悉安全数据。如安全电压、安全电流、各种情况下的绝缘电阻值等。②处理技术。如工具、仪表的使用,保护设施的添置。③设备知识。如质量要求、环境因素、使用寿命等。(3)安全规程。主要包括:①对操作者的要求。如健康状况、是否喝酒、是否正患感冒等,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处理不当会出安全事故。②操作规程的执行。国家有专门的操作规程,必须非常熟悉。(4)案例知识。主要是指企业电工安全事故案例。一般的工厂,都会对每一次事故有详细的事故记录与原因分析。应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学生与学校实际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方式几年前,对安全要求非常高的高配操作证只要通过理论考试就可取得,但后来发现,通过了安全理论考试的高配电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错,有的甚至屡出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实验证明,安全教育采用理论教育的方式是不行的。许多学生通过安全理论的学习,知道了怎么做,但实践时不知所措。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基础,大部分的教育还是要依靠技能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实施。所以,化理论内容为可操作的内容,是电工类安全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必须进行的改革。这项工作做好了,安全教育才会真正收到实效。目前,已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如:(1)触电与急救处理办法。用橡皮人作教具,练习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心脏挤压法。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做一遍,自己做过的东西往往不会忘记。(2)高压接地环境的自我保护法。让每一个学生练习遇到有高压线接地、或者高压电缆击穿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练习时,学生排在一起,并脚小步跳。既有趣又有效。显然,这比上理论课、仅凭口头讲述要好得多。(3)练习听声与嗅味能力。让学生从几种特别的声音中区别出:电机是否缺相运行、是否转子扫膛、内部线路是否闪烁等;再从几种气味中嗅出:电机绕组是否短路、是何种程度的短路、电缆绝缘是否受损、受损到怎样的程度。对电工而言,这些是判别安全事故的重要技能。电工专业教师可以与经验丰富的电工一起做这个工作,培养学生具有灵敏的听觉和嗅觉。(4)练习学生的反应速度。反应是不是快、第一判断是不是准确,对电工处理安全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环境企业的生产环境与学校里学生的实训环境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创设类似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会安全操作,这才是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习处理安全事故能力的最佳途径。作为电工类专业的学生,终归是要到企业环境中从事电工工作的。那样的环境,有可能是一个陈旧的车间:线路老化、超载,设备、开关故障不断;也有可能是一个尘埃很多而且还是带电尘埃的环境;还有可能是一个酸性环境;可能是一个易爆环境……这些,作为电工是必须面对与早做准备的。在具体教育时,专业教师可以就各种环境下的安全操作各做一个模块,像导游专业的学生做模拟导游一样,让学生深入到特殊环境中,一个模块接一个模块地练习安全操作规程,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如何在执行学校安全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安全操作经验?对电工类学生而言,最典型的就是“带电操作”。允不允许学生带电操作确实是让许多专业教师左右为难的事。不会带电操作的电工肯定是不合格的。而现在,许多实验室连学生自己通电都被禁止。这样的学生出去,如何当电工?笔者认为,在专业教师的监护下,在穿戴防护用品后,带电操作应该是可以的,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练习这项安全操作技能。在具体练习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一个观点:电工在处理问题时,开始都是要把处理对象看成是带电的,经过测验后,确认不带电的情况下,还要做好突然来电情况下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防万一。事实证明,经过带电作业训练的学生,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比没有受过此项训练的学生要强许多。
  教师有两个途径可以解决专业教师自身在安全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一个是请进来,让经验丰富的电工来教安全教育课。每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工的身上都有许多关于安全的案例,这些案例是最好的教育内容。另一个途径是走出去。专业教师去生产现场收集安全案例,体验各种生产现场,参与企业的电工作业。专业教师有了切身感受,教起安全教育课,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学生从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工身上,分析其能力构成与素质要素,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电工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分解成若干知识点与能力点,再按照教育规律对电工专业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育。这样的安全教育是一种本质上的安全教育,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电工的自身素质提高了,特别是安全操作的意识与能力有了根本保障,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最大的福音。
  考核高电压状态下的操作是非常强调规范的。在目前通行的高压变电、送电、配电的考核中,安全内容占了大部分,如“二票制”、“十二条”等制度。所以,高压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总用电事故的比例不高。究其原因,考核中讲究安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大量的电气安全事故出在低压上。电工考核特别是维修电工考核都是在低压环境下实施的,这样的考核安全内容必须占首位。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前面提到的教育内容进行考核。如绝缘处理、仪表使用安全、操作规范、安全事故处理等。占分比例要提高,甚至可以采用“一票否决制”,即安全考核不过关,其他方面再好也不能及格。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校、教师、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全面重视。
  
  作者简介:
  钮国梁,男,浙江绍兴人,讲师,主要从事职工与在校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