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有效实施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

作者:单慧芳




  摘要:有效实施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双有效”,即确立有效订单和实施有效教学。前者应当重视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坚持诚信双赢,共同切实履行;后者应当实现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对接,确保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根据企业就业标准及行业发展确认专业核心技能,制定基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分阶段技能训练目标,并按此目标进行分阶段强化技能训练。
  关键词: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专业核心技能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十分广阔的就业市场正逐渐形成。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的目标。现在,绍兴地区旅游收入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旅游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对中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绍兴市职教中心摸索出一种新型的“双有效”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从企业需求出发,立足优化教学环节,创建以“确立有效订单”和“实施有效教学”为重点的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
  
  “双有效”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确立有效订单
  主要包括以下四步:
  企业调研深入企业,了解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企业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明确企业未来员工的招聘数量,人才类型,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等。通过调研,还可以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增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双方合作打下基础。
  确立订单订单的有效性体现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首先,只有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人才培养“订单”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其次,学校要与企业磋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及基本实施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签订协议在确立订单的基础上,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学校须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则要按照协议接收合格的订单人才。协议上要凸显“订单式”培养的特征:校企合作的规范性、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毕业生就业的定向性。
  设立订单班在组建“订单班”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全校旅游类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选拔。一方面,用人单位为得到符合需要的人才,要求学校在同年级的全体旅游专业学生中公开选拔进入“订单班”的学生;另一方面,学校为了既能切实保证“订单班”的质量,又能使每个学生机会均等,也应在同年级所有旅游专业学生中进行公开选拔。
  (二)组织有效教学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根据订单协议制定课程设置方案课程设置方案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学校应按订单协议中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聘请用人单位的专家、领导直接参与课程设置方案的审定。学校只有根据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设置课程,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劳动者;只有坚持专业建设与经济需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一致、合作教育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原则,以企业的用人需要规范课程设置,才能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提高人才产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根据企业就业标准制定分阶段技能训练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工作岗位已经明确、毕业后即将上岗的“订单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要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走上工作岗位、填补人员空缺,加强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必须从企业的用人标准出发,在确认专业核心技能后制定分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目标,有步骤地逐步达到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使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紧密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并按照理论“瘦身”,实践“进补”的原则,强化实践训练和技能培养,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突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企业欢迎的员工。
  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改革教学评价方式“订单培养”的教学组织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实践考核。如可采用闭卷、开卷、现场实际操作、辩论、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境测验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考核方法,同时,考核评价应提供多次考试机会,还可分类分项进行考试。不论运用哪些考核方式,均应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实践考试、能力考核。单凭一张考卷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然不符合实际,只有通过现场操作才能做出客观评价。同时,技能考核评价应有企业全程参与。在考核中,理论知识部分基本上应以职业资格证书中理论考核试题的要求为范畴;实践技能部分则既要兼顾职业资格证书中技能考核试题的要求,又要兼顾企业所需岗位的具体要求。总之,要求学生做到“应知一口清,应会一手精”,使学生既能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又能胜任岗位工作。
  以专业核心技能为中心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专业核心技能不同于通用的具有工具性和可迁移性的“核心技能”,它是某一专业的关键技能,是本专业所具备的、其他专业很难效仿的一技之长。专业核心技能主要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其最终表现为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在某一特定岗位的层面上有所专长。在强化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兼顾对工作变化的适应性。不具备专业核心技能的学生,不能成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另外,在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还应将培养学生对工作变化的适应能力、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做人及做事的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其中。这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使他们终生受益。
  
  “双有效”培养的实证研究
  
  重视并切实履行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坚持诚信双赢绍兴市职教中心与咸亨大酒店(五星级)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在该订单培养协议中,明确在学生培养期间学校的主要职责是:调整现有的专业教学计划,以适应“订单式”培养的需要;负责订单学生的生源组织和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含校内实训教学)及日常管理;参与学生在酒店实习、服务期间的培训和管理等。酒店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落实;负责安排订单学生的实习岗位;负责学生在酒店实习、服务期间的专业教学、技术培训,为学生传授优秀的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管理技巧;提供专业技术课的部分师资;为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并进行定期测评和指导;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酒店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订单班由企业冠名,如学校现有的“咸亨班”、“春蕾班”、“五钻班”等。订单培养是一种委托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是双方以契约方式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因而,必须讲究诚信,遵守公知、公立的规则。诚信是订单培养实现“双赢”的前提,是合作双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订单式”培养的质量。
  实现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对接,确保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的做法是学校根据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应具备和必须达到的能力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并以此确定必修课程,建立必要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要突出职业性及能力培养,与企业联合,按照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设计专业课程。通过岗位分析,确定能力要素体系,强调能力培养,并由此形成“订单班”的教学特征。现行的中职教材内容重知识、重原理,理论知识偏多、原理偏难,既有悖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初衷,也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中职课程内容要关注现实生产、生活,并为其服务。只有课程内容与社会生产、职业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坚持岗位要求第一的原则,对基础课程以“必需、够用”为标准进行大幅度调整,删除课程中与岗位工作无关的内容,增加与岗位关系密切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绍兴市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咸亨大酒店(五星级)订单班”的课程设计情况见表1。
  
  根据企业就业标准及行业发展情况确认专业核心技能,制定基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分阶段技能训练目标,并按此目标强化技能训练学校根据企业的就业岗位目标要求确认核心技能以后,应组织专业教师立足行业发展实际,反复讨论、认真编制基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分阶段培训目标,如《餐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同时,组织“订单班”学生利用学校旅游专业实训教学楼中现有的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前厅等设施,按照分阶段的专业技能培训目标强化技能训练。绍兴市职教中心旅游专业“订单班”《餐厅服务与管理》专业课分阶段目标的达标内容及训练安排见表2。
  
  效果概述
  
  为确保对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的有效培养,学校已构建并形成了一套“双有效”的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这一模式后,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订单班”学生在省、市技能大赛或大比武中频频获奖;学校对“订单班”毕业生在订单企业的跟踪调查和问卷调查表明,企业满意度均在95%以上,企业给予他们的薪酬较高,一般不低于1500元/月。企业对他们综合素质的评价是:有职业道德,懂礼貌礼仪,能很快融入企业环境,技术过硬,能以良好的职业能力使顾客普遍满意,总体素质好。订单班学生在毕业前均获得了相关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毕业当年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有些学生毕业后仅一年即升为部门经理。
  
  参考文献:
  [1]王宝山,刘志军,路文静.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2000,(9).
  [2]宋丰景.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3]谢永超.提高订单式教育有效性,人才需求方之应对策略分析[J].职教论坛,2003,(7).
  作者简介:
  单慧芳(1971—),女,浙江绍兴人,绍兴旅游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中职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