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白彦婷
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这也是南洋理工学院获得成功的关键。我们的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尽合理,理论型教师多,实践型教师少,教师大多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硕士毕业生,出校门即进校门,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这样的教师队伍已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
制定相关政策,多渠道引进“双师型”教师可以引进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内部培训机构教师和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通过引进,逐步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的职业培训能力。南洋理工学院所招聘的教师一律具有5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招聘后根据其原来所在企业的薪资水平及来校后所从事的工作灵活制定工资标准。但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待遇而言,很难吸引“双师型”人才。因此,院校必须在住房、科研经费、薪酬、业绩奖励、岗位安排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以保证新增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职业院校特色教学的需要。
加速培养现有师资,使其尽快具备“双师”素质职业院校现有教师学历较高,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较强,所缺少的只是实际工作经验。为此,学校应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安排教师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或实践,参加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参与或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师获得前沿专业知识,而且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质量控制过程和管理规范,使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以增强。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和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科技服务与开发,实行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开展科技服务与开发活动,既可加强与生产科研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也可为教师创造参与生产实践、提高技能水平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研究项目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南洋理工学院每个系都有自己的业务发展部,为企业或学校开发项目,不仅要满足企业现实的需要,而且要走在企业的前面,超前研究、超前培训。
(三)课程体系与内容要为“教学工厂”量身定制
课程体系与内容一要实,二要新。因此,在新课程开发中,教师要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各岗位的能力要求,搜集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相关的资料用于开发课程。也可以聘请企业具有较高文化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牵头进行课程开发,确保开发的教材更加适应能力标准的需要。
在新课程开发时,可以成立课程开发小组,任命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或企业人员为课程开发组长,吸收任课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开发。这样,既能保证所开发的课程结构设计、课程内容顺序编排上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保证课程内容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要求。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要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特色。像南洋理工学院那样,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安排学生进行项目开发,直至三年级开发综合性项目、企业项目,将项目教学贯穿始终。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在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上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
作者简介:
白彦婷(1964—),女,北京市供销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