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论职业教育的逻辑元点

作者:王水连




  摘要:职业教育是对人的职业素质的塑造,其展开必须以人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坚持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职业教育偏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对人的自然潜能的发掘活动,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本身的发展为逻辑元点,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职业教育;自然性;职业技能;职业素质;逻辑元点
  
  人的自然性是人存在与发展的逻辑基础
  
  职业教育的客体是人,是对人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进行塑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要谈职业教育,必须从人本身的属性出发。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人性的经典表述之所以能使人得以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关键在于凸显了人的社会性。人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行动,这种自在的行为使人有了主观能动性,可以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不是类同于动物的自觉适应环境的被动生存。“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创造的。”①
  然而,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人类陷入了一个错误的思维误区。一方面,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不断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并因此而取得了辉煌成就;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如大气与水质污染、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南极冰川融化等等。这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行为的合理性,重新考量人的活动成就是否必须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对人性重新进行诠释。
  人具有两面性:一面是人的自然属性,另一面是人的社会属性。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作为地球环境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具有与其他自然介质相同的生命发展规律,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介质的社会特性。但是,无论怎样发展,人的社会性都不能替代其自然性,从很多角度来看,人的社会性发展不仅无法远离人的自然本性,甚或可以说,人的社会性多数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挖掘,是对人的自然潜能的开发与提升。因此,要实现人的社会性,人不能游离于自然法则之外,只能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自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
  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性活动,其出发点依然无法脱离开人类的自然性。作为一种使自然人社会化的过程,必须符合人的自然生命规律与自然特性,否则就有可能一事无成。正如恩格斯所言:“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②从人的自然性出发,通过对人的潜能的开发,拓展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大和谐。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分工方式越来越精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职业教育显得日益重要与迫切。事实上,职业教育得以从最初的“工匠学徒”式发展到现今的专业化机构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人的两种属性的重要体现。
  
  职业教育具有从“自在”向“自为”转变的逻辑历程
  
  人类教育总的发展趋势是由教育的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发展,职业教育同样如此,它既受到普通教育发展一般规律的支配,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同样经历着一个从“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推移的过程。
  与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发展一样,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从人类社会进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职业教育就开始初露端倪。人类社会最早的职业教育是“工匠学徒”式的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更多地依赖手工业界师傅与徒弟之间的技艺传承关系。这种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还不能称之为具有完全的社会性,因为它更注重于某种人身与人际关系的依存,所以依然可以把这种职业技能上的传授称之为“自在”教育,因为它还不具备社会普适性。但无论如何,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开启了职业教育的先河。
  国内有学者在考证研究后提出,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产生了原始技术教育,夏、商、周三代产生了满足贵族从政需要的素质技术教育;到春秋前中期,较为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职业教育思想已初步形成。当时,管仲为创建霸业,推行了“四民分业定居”,把当时的齐国人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分业聚居,并世代相承,这就直接促成了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另外,当时齐国还出现了历时近一个半世纪、有学生“数百千人”的“稷下学宫”教育机构,可看作是当时进行职业教育的场所。因而有的研究者认为管子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鼻祖。由此可见,我国的职业教育从起源上来看在世界各国中应该算是最早的。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应当是资本主义出现以后的产物,资产阶级在18世纪启动的工业革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培育了良好的土壤。由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需要懂得操作机器生产的技术性人才,敏锐的教育先师们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推动了职业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相对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师徒技艺传承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职业教育带有较强的社会性,完全可以认为这种职业教育是一种“自为”式教育。理由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较强的社会性。它不再囿于简单的师徒技艺传授,面向的是需要懂得机器化生产技术的社会大众;第二,机构的专设性。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质变导致短时间内社会需要大量懂得生产技术的人才,仅靠小范围的“手把手”传授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极大地促进了专设性职业教育机构——职业技术学校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出现;第三,管理的规范性。“自为”式职业教育在管理上有别于“自在”式职业教育的松散自由,体现了严格的规范性,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能够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除此之外,“自为”式的职业教育还具有如“校企合作”等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这些优势都是“自在”式职业教育所不可比拟的。
  尽管如此,“自在”式教育模式中师傅对徒弟的遴选、根据徒弟的个性特点进行技艺传授等仍然对现在的职业教育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符合职业教育从人的自然性出发的逻辑。
  
  发掘人的自然潜能以满足社会需要是职业教育的逻辑目标
  
  要把自然性的人打造成社会性的人,关键在于教育。到了现代,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把自己置身于教育之外,只有通过接受系统的教育,人才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这种实践活动使人增强了主观能动性,拓展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使人类能够更加具有凝聚力。教育通过传递社会文化,使社会成员的素质得以提高,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社会服务。其社会职能在于“传递社会文化成果,使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已经获得的文化成果,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教育推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③
  职业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通过对人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出来的。社会生产力指的是人类的社会劳动生产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最活跃、最根本的动因。社会生产力包含两方面的因素: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表现为劳动者,物的因素表现为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因而社会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劳动者要素包括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者的技能、知识结构等,又有主观成分与客观成分之分,主观成分包括劳动意识、劳动动机等,客观成分包括劳动者客观拥有的技能、知识结构等。劳动资料主要是指生产工具,如石器、青铜器、铁器工具等。劳动对象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其进行改造的物质对象。在这三个要素中,对社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或者说决定其是否属于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力的因素是生产工具要素。但这并不等于说社会生产力中的其他两个要素(劳动对象与劳动者)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说毫不重要。事实上,劳动者的素质、劳动技能与知识结构以及劳动对象的性能、状况等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生产工具相同的前提下,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技能的优劣、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对劳动对象的利用效率同样会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联系蕴含于生产力的实现过程之中,表现为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过程。
  透过对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所谓社会生产力的改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对生产工具与劳动者的改善过程。劳动者能力的提高与职业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具有更为直接的效果。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这是一个非常功利的理念,把职业教育的初级目标与本质目标混为一谈。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所以它为满足社会需要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这仅是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教育,只不过与职业具有更紧密的关系,绝不能因此认为它没有与普通教育同质化的目标。既然都是对人的塑造,职业教育依然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目标,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职业技能培养上,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不能忽略对人的职业素质的塑造。如果认为通过职业教育使人具备了一技能之长就万事大吉了,那么塑造出来的人才对社会发展而言是片面的,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社会都会因这种片面性失去发展潜力。因为“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特点是社会的高度分殊化,因此社会离心力极大”,④所以更应当重视个体的职业素质,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针对职业教育的初级目标与本质目标相偏离的现象,应当加强对职业教育活动的反思,重新定位职业教育的目标,并相应地调整职业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发掘人的职业潜能的活动,应在遵循人的自然属性的前提下,坚持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原则,培养具有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同构,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真正目标所在。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职业教育的逻辑元点在于以人的自然性为基础,适应社会,全面发展,构建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0.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0.
  ③胡德海.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8.
  ④甘阳,等.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0.
  作者简介:
  王水连,男,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