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
作者:栾永斌
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由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延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型发展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适应这种变化,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建立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广义地说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2005年底,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大力推动并支持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此后,高职院校加强了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侧重于教学方面,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鲜有论述。笔者拟在此方面试做探讨。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学生
教育管理的积极促进作用
为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有效平台,对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彻底改变了学院式的教育形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真实性,学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教育和启发是学院式教育无法比拟的。如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学生了解和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特别是对生产过程及技术有了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加强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工作作风。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在生产一线参加劳动,有助于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在实习中,有些学生还能得到一定的报酬,解决部分学费问题,有利于培养自力更生、自强自立的精神。研究、把握、利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必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水平。
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塑造,职业品格、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更加直接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风气、企业氛围、企业舆论需要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内心体验和情感熏陶加以理解,企业文化是为一个组织中所有成员所共享并作为精神层面的东西传承给组织新成员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工作理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对学生思想品德具有积极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传授的职业道德理论与企业的要求相融合,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职业行为,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企业聘用员工的要求和标准,企业优秀员工的表现,都反馈出大量的企业文化信息。如对员工职业道德水准的要求,注重对员工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考核,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积极的影响,引领学生加速养成职业道德。
充分利用企业环境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约束、规范作用,将会成为一种良好的养成教育企业环境对学生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高、行为的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如企业中的条例、准则、守则等能够直接规范、约束实习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间接影响往往通过暗示、模仿、舆论等心理影响和作用约束并规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比如实习学生进入生产车间时着装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否则就会成为安全隐患等。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顶岗实习,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职业技能。通过实习,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并对现代化工厂职工的基本要求、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为就业奠定了基础。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缩短入厂适应期。通过实习,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中启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树立基层观念,提高敬业合作意识、自律意识。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
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变化
工学结合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园,到企业的具体生产岗位进行锻炼。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以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相统一的过程。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教育者(主体、教师)、受教育者(客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这些过程因素都是动态性变量,这些变量的组合会因其中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上述四个因素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加大了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教育主体的变化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单纯由学校教师担任教育者转变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师傅)交替担任教育者。教师和指导教师在很多方面的教育、培训方式截然不同,体现在教育时间、教育形式上也有所差别,后者表现得更加灵活。面对这种变化,学生将会经历一定阶段的适应期,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育客体的变化从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学徒(员工)双重身份。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会像对待其他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他们,这将使学生感到不适应,如专业不对口、对环境的不适应、心理上的不适应等。
教育环境的变化由单纯的校园转变为校园和企业交替作为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到企业实习,会在一定时期内脱离熟悉的校园环境,处于社会环境中。学校和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的目标不同。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标,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企业管理都会使学生产生许多新想法。
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工学结合模式下,传统的教育管理内容和方法仍然适用,但在侧重点上应有所调整。应充分利用并紧紧抓住实习环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调动、整合企业在育人方面的资源优势,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较,这种模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一)工作机制
工学结合模式不仅在教学、实训等环节上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质养成、行为管理等方面同样也需要双方共同参与。要实行院长和企业主管领导挂帅,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处长、系书记组织实施,学生处、团委、辅导员、班导师、企业指导教师具体落实的领导和工作机制,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具体应做到:第一,明确职责。学校主要负责招生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及有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教学管理,企业则根据需要和可能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践场所、条件,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职业素质训练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第二,落实管理制度。学校和企业都要建立有关的管理制度,如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还要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学习成绩考核和学籍管理制度等,并严格落实。
(二)工作形式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工作并非通过简单的谈话、聊天、活动就能达到目的。随着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由于学生的时间、人数等原因无法开展,任务无法执行。因此,应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如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定期走访不同的实训单位、通过网络定期跟踪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解决学生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问题。在组织活动时,也应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学生的时间安排等因素以灵活的形式展开。学院派出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与企业保持联系,还要在实训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企业也要选拔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学生既练技能,又学做人。校企双方形成的教育合力,将会搭建起全员、全社会育人的架构,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