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关于构建新型技工学校管理组织模式的思考
作者:孙 涛
关键词:管理;组织模式;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时代对技工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技工教育也随之产生了整体性变革,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已经成为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目前,技工学校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体教育思想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研究。对于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组织模式的改革,却很少有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积极的探讨与研究。教学改革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管理组织中,如果学校不改变运行机制和管理组织模式,那么,教学改革便很可能受到阻碍。由此可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推进管理改革,以管理改革促进并落实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技工学校管理组织模式的利弊
传统的技工学校管理组织模式是基于人事任命的、从上到下的“权力线”,其组织形式为金字塔型。(如图1)
这种“层次型”的管理组织模式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对管理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利进行配置,对被管理者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过规章制度、奖励惩罚、行政导向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管理。
这种管理组织模式的优点在于:(1)权力集中,有利于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和统一指挥。(2)分工明确,部门间相互干扰较小,有利于专业化的管理和提高工作质量。(3)组织形式具有强制性,有利于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4)科室相对独立,有利于增强本科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但是它也存在明显的缺点:(1)组织结构分工过细,科室间各自为政,缺乏集体和整体观念。(2)分工即分家,各部门为了利益或资源配置容易发生冲突。(3)层次过多,信息沟通和反馈较慢,影响了工作效率。(4)涉及全局性问题时,科室间容易相互推诿,造成内耗。(5)领导的权力和责任过大,学校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能力大小,科室的工作情况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层领导的个人能力大小。(6)组织结构僵化,惰性强,不利于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个性。
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进步,这种旧的管理组织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不可避免。
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
对技工学校管理组织模式的要求
对于现代教育理念,虽然还没有一种明确的、清晰的、权威的官方表述,但各种表述中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应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组织。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满足学校的发展,也要满足政府、社会、企业、家长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学校的资源和经费都来源于社会,教职工和学生也都处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中,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组织模式要面向社会需要,融入社会,具有开放性。
发展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校的管理是动态的,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模糊不清的外围影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获得发展。发展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质量的提升、成员的成长和办学总体水平的提高等。要使教学得到不断发展,就必须改革学校的管理组织模式,使其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声誉。
人本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教育改革应为学生和教师服务,要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多元需求,如情感、兴趣、意志、欲望、价值选择等。另外,以人为本还体现在教育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管理组织模式能够尊重每个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充分广阔的工作和学习空间。
合理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改革的实质是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要求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过程控制具有科学性,要求学校的管理组织模式应该根据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科学的约定和制度,以利于进行评估反馈、监督检查。
技工学校管理组织模式改革的原则
传统的技工学校管理组织模式追求学校的改进,认为目标是静止的和一成不变的,新的管理组织模式使学校适应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追求学校的发展;传统的管理组织模式追求学校的维持,新的管理组织模式追求学校的工作效绩和发展;传统的管理组织模式是行政控制和外在控制,新模式努力实现教职工的自我控制。总而言之,学校管理组织模式改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遵循教育目标的多元性。(2)能够适应复杂变化的教育环境。(3)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4)以有效和协调为导向。(5)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6)体现差异的、个性化的管理。(7)适当分权,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体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技工学校管理组织模式改革的设想
无论是对教师的管理还是对学生的管理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将管理划分为若干组织形式,与其说是由行政管理本身性质决定的,不如说是由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学校管理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优化教育教学的资源配置、机构整合、人员精简、效率提高,重点是重新界定学校管理系统内部各种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以层面式、网络型组织模式替代垂直式金字塔型的等级管理模式。可以建立一个如图2所示的管理组织模式。
从图2中可以看出,这种管理组织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体现了管理的开放性首先,就外部关系的开放性而言,这种组织模式设置了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政府、社区、企业和家长代表组成。其次,就内部关系的开放性而言,设置了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模式,各部门通过交流、沟通与合作管理各个项目。再次,开放性还体现在评估机制上,由专家、职工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结合学校各部门的情况确定评估、监督检查机制,改变了部门评估的单一性。
体现了管理的整合性这种管理组织模式由管理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决策委员会共同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将总目标拆解为若干子目标,将子目标的实现过程设定为项目,将学校各部门整合在项目管理中,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实施项目管理,需要确立专业的项目组织和具体的项目负责人、责任人;运用系统理论并通过项目负责人的努力,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实施,以实现项目目标,最大限度地合理共享人力物力资源。
体现了管理的网络性这种管理组织模式构建的项目管理是基于学校多层面的网络结构的管理,网络中的组织成员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形成学习、创新、共享、互动、共赢的组织氛围,力求“整体效应”,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各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和配合,为实现“共同愿望”而共同努力。专业化的管理需要独立的行政部门,管理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各部门的协作配合。项目管理能够将部门与工作构建成网络,从而提高工作效绩。
管理组织模式改革应该是稳健、渐进、求实的,它不会也不应是革命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刁庆军,等.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3,(7):28-30.
[2]刘松柏.管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15.
[3]闫德明.现代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孙涛(1971—),男,山东寿光人,焦作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