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关于五年一贯制高职分段教学模式下的公共英语课程衔接

作者:孙 航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遵循衔接性原则,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公共英语课程衔接体现了各阶段课程间的相互承接、相互分工的有机结合状态。课程衔接可通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材等途径的对接得以实现。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
  
  五年制高职办学模式简介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五年制高职招生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五年一贯制”,即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招生单位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3+2”办学模式;另一种是“三、二连读”,即中等专业学校开办的五年高职班,这类学校只在前三年具有办学资格,后两年大都挂靠在具有专科办学资格的高职院校。实践证明,五年制高职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五年制高职也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三、二分段的办学模式势必会涉及课程衔接问题。笔者仅就五年一贯制高职分段教学模式下的公共英语课程衔接问题作初步探讨。
  五年一贯制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山东省部分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五年一贯制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计划不明确。公共英语课的开设时间从2年到4.5年不等。有的院校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匆匆开班,致使某些专业公共英语课的开设出现了断档现象。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五年一贯制学生公共英语课的最终教学目标应该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的教学目标一致,学生在修完该课程时,应参加山东省或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但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个别学校在学生毕业前不得不专门增加额外学时以准备过级考试。三是教材选用不合理,有些院校基础段和高职段所选用的教材内容重复率较高;有的教材内容出现断档或脱节现象;还有的教材起点低,整体水平不高。另外,由于没有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计划和编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学习时间被人为地拉长或缩短的现象也很普遍。
  
  五年一贯制高职分段办学模式下的公共英语课程衔接构想
  
  美国课程学者泰勒(R.Tyler)认为,要使学习经验的组织富有成效,必须使课程编制符合三条标准,即继续性、程序性和统合性。“程序性”强调后一经验须在前一经验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也就是说,课程编制时应注意到各阶段和各年级课程间的衔接,力求使课程在纵向上保持一贯性。就公共英语课而言,基础段和高职段的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在课程上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状态。课程衔接可通过教学计划衔接、教学目标衔接和教材衔接等渠道实现。
  教学计划衔接就公共英语课而言,在前三年的基础段中,应保证每周有4~6课时英语课,后两年与高职段并轨,英语学习时间保持在1~1.5年,每周4课时。公共英语课应实行分阶段的模块教学,即将整个公共英语课教学分为基础模块和应用模块两个部分。基础段学习基础模块,侧重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高职段学习应用模块,侧重英语应用能力的拓展和培养。
  教学目标衔接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基本要求》对适用对象提出如下要求:学生入学时,一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000个(较低要求)~1600个(标准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训练。这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升入高职段之前应达到的水平,也就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前三年基础段公共英语课修完后应达到的水平。这一要求比较笼统,可以参考高职院校新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入学时的英语达标水平进行具体衡量。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可以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涉及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八级目标进行测定。五年一贯制学生在前三年基础段公共英语课修完后应实现的教学目标可参照下表:
  
  公共英语课应用段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为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教材衔接基础段与高职段课程衔接的实施依赖于教材的衔接。高职段教材要统筹,基础段教材也要统筹,两类教材之间更要统筹,这是课程衔接的具体表现。教材接轨也是教学目标的对接,在教材编写和选用上应注意两个问题:一要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二要避免教学内容的断档。
  虽然入学时的起点不同,五年一贯制学生为初中毕业生,高职学生为高中或“三校”毕业生,但毕业时可以同样取得高职学历。在最终培养规格一致的前提下,应该研究从入学到毕业这一阶段的人才培养问题。如何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和编制教学大纲,如何搞好英语基础段和高职段的课程衔接,如何科学地选用教材,值得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
  
  参考文献:
  [1]高原,曹晔,马四顺.中、高职课程衔接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3).
  [2]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办好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OL].http://www.edu.cn/20041124/3121824.shtml,2002-03-27.
  作者简介:
  孙航(1973—),女,硕士,威海职业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本文责任编辑: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