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图式理论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作者:蒋 宏




  摘要:以图式理论为基础,结合英语教学的实践,分析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用图式的意义,并指出如何指导学生构建图式,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阅读教学;启示
  
  阅读是人们吸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怎样才能使阅读达到最佳效果,使高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地解决问题,一直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广泛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过去那种以讲解语言点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已凸显出局限性。将现代语言学的先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schemate)本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一般认为是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artfett)根据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提出的。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代表人物是明斯基(Minsky)、鲁梅哈特(Rumelhart)和香克(Shank)。图式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之后,开始主要用于分析知识在记忆中的结构和分析故事的结构以及人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近几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将图式运用于外语教学领域,试图用它来解释外语学习和阅读的心理过程,因而产生了图式阅读理论。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读者而言,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掌握的世界知识的图式(如背景知识、跨文化知识、读物的结构知识)要比掌握语法的复杂性更重要。人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长时间的记忆中的,这些图式大小不同,层次不同,相互连接,纵横交错,在长期记忆中形成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图式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总之,凡是人们的过去经验在人的头脑中的储存方式都叫图式。图式是认知的基石,人们处理外界的任何信息都需要利用大脑的图式,依据图式解释、预测、组织和吸收外界的信息。根据图式阅读的理论,阅读心理过程是一个读者与读物、文字输入信息与读者的图式知识相互交流的过程。
  图式理论基于这样的原则: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篇本身都不具有意义,意义在读者的脑海里,取决于读者在理解过程中对大脑图式的启动。它的控制结构,即它的基本活动方式是自下而上(bottom-up)的资料驱动加工(date drive procession)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 drive procession)。图式理论认为,在文本理解的过程中,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运作在各层次同时发生。输入信息作为实例证实图式结构中的相关概念或填补图式的空位,当输入资料提供的信息和读(听)者的图式知识或根据图式知识所作的预测吻合时,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可促进两者的同化;而当输入信息与预测不吻合时,自下而上的运作过程帮助读者对此做出敏锐的反应。自上而下的过程还有助于读者利用已知的概念消除歧义,从输入信息中选择合理的解释。例如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M:I’ll have the steak,French fries,and let’s see,chocolate ice cream for dessert.
  W:Oh,oh,you know these things will ruin your health,too much fat and sugar. How about ordering some vegetables and fruit instead?
  Q: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这个问题有四个选项可供选择:(1)At a clinic;(2)In a supermarket;(3)At a restaurant;(4)In a ice cream shop。能否理解这段对话,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在于我们头脑中是否具有“餐馆就餐”这一图式。显然,作者是假设这一知识贮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当我们听到“steak,French fries,chocolate ice cream for dessert”这些词组时,我们头脑中有关“餐馆就餐”的图式就被激活了,从而预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反之,没有这种图式,语法再好,词汇量再大,我们也不能得出“对话发生在餐馆中”这样的结论。很多心理学家做过的实验结果都表明,人类的认知与图式有关。我们的认知一定会受到已经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的影响。由此可见,图式理论旨在说明读者的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所说明的是读者的背景知识如何与语篇信息相互作用而产生理解的过程。
  图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预期作用、调整补充作用和剪辑信息输入的作用。
  预期作用外部输入的信息通过编码组织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汇入到人们已有的知识网络,即进入长时记忆并储存起来,通过编码形成的具体形式便是各个具体的图式,它们成为图式网络中的不同结点,构成关于某一事物具体构成的框架。因此,它为人们理解事物提供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使人们对某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环节及语言材料将要涉及的内容产生预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到对输入信息进行组织(编码)和匹配的作用。例如,当我们读到一个关于出国旅行的标题时,相应的图式就被激活,就会对信息进行组织,人的头脑中就会出现有关机场设施和海关的图式,人们对文章就有了一个预期,这非常有助于理解文章。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一篇文章涉及的内容对我们来讲十分陌生,那么,尽管文字上没有障碍,但我们理解起来仍然有困难。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头脑中没有相应的图式,就不能对文章的内容产生预期,即如果我们的记忆中没有相应的经历,就会感到阅读内容难以理解。相反,如果我们对于阅读篇目的标题很熟悉,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调整补充作用图式的调整补充作用表现在阅读理解上,就是有利于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材料。例如,对于英语考试中的各种填空题,只要我们懂得了材料的大意和语言结构,就没有什么困难,在成语翻译中其作用尤其显著。如希腊文化对英美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历史上的Trojan War中,希腊人的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将奸细藏于所遗弃的木马内,导致特洛伊城的陷落,因而有了Greek’s gift(能害人的礼物)。英美人感到希腊文难读,常说It’s Greek to me(我真是一窍不通)。如果对希腊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这类成语,我们就会根据故事(故事图式)对理解进行整理和补充。
  剪辑信息输入的作用当人们感知到外部事物时,相应的图式得以激活,被激活的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只是对与之有关的信息进行整理编码,并将其纳入图式网络中,而对与之无关的信息则筛除掉。图式的这种对信息有选择地加工的作用使得记忆的负担不会过重,从而保证了记忆的有效“库容”,加强了对过去事物的回忆。
  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随着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阅读不仅是指自下而上的心理过程,而且还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过程,即自上而下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也可以称之为“依据知识处理法”(Knowledge based),也就是说,外语阅读既有语言方面的因素,也有知识和阅读的策略。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并不是逐字逐句地理解,而是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对文章进行推论,然后层层向下推进,对预测或假设加以确认。图式理论认为,无论口头语还是书面材料,其本身并无意义,只对听众或者读者起到引导的作用,意义是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过理解之后赋予的,这一点与传统的阅读观有很大的不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