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调适

作者:顾燕萍




  摘要:超负荷的工作量、学生的素质、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当前的教育改革都会影响到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班主任自身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心理调适能力,使班主任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调适
  
  班主任肩负着教书育人和学生管理的双重任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与中小学和大学相比要复杂一些,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现状
  
  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素质与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相比要低一些,学生学习基础与自律能力较差,管理难度较大。许多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因为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据某中等职业学校对班主任的一项心理健康调查显示:75%的班主任不愿意继续当班主任,71%的班主任发现自己对工作缺乏热情,感到厌烦;65%的班主任感觉自己被许多没有意义的事困扰着;79%的班主任感觉自己做了许多帮助学生的事,但学生不接受,不感激;50%的班主任感觉自己有被掏空了的感觉,有一种无力感;感觉自己的工作机械、单调的班主任占61%。这组调查数字不仅反映了该校班主任的心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多数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状况。
  结合本人多年来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当前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特征呈现“五化”倾向。一是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兴趣低迷化。大部分教师认为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对当班主任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抵触情绪。二是在教育管理方面简单、生硬化。有不少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情绪急躁,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粗暴。三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感情冷漠化。有的班主任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如给学生“贴标签”或者肆意贬损,而自己表现出冷酷或疏远的态度。四是在日常工作生活方面单调枯燥化。部分班主任的生活很单调,每天都重复着家——教室——学生宿舍“三点一线”的工作,而且比一般教师要早到校,晚上还要到校管理学生,整天围着学生转,很少有自己的时间照顾家庭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久而久之,在心理上会感觉工作和生活很单调枯燥,产生消极悲观情绪。五是在个性特征方面消极情绪化。在我们周围经常看到一些班主任存在心理问题,他们时常出现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不明原因的不安、睡眠不好等问题。这样的个性心理不仅有损教师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中职学校班主任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心理状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超负荷的工作量超过了班主任的承受能力。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仍采取坐班制度,班主任的工作量非常大,既要承担备课、上课、改作业等课堂教学任务,又要承担“盯”操、监督自习、检查寝室等班级管理方面的琐碎事情。一天下来,班主任已经累得精疲力竭。琐碎的工作尤其是超负荷的工作量使班主任既感觉压力大,又感觉没有新意,缺乏创造性与成就感。
  二是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职业学校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比在中学时有所下降。有的职业学校在招生时一味强调保障生源,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这些都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导致一些班主任出现知难而退的心理。有的教师在无奈之下当了班主任,面对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群体,往往产生重严格管理、轻说服教育的教育心理,在行为上则表现为冷漠、粗暴、不人性化。
  三是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加大了班主任的责任风险。目前,学校在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管理方面,指标很多很细,动辄扣分。许多班主任感觉工作压力大、风险大,对学校的管理规定产生抵触、排斥的情绪,造成了心理上紧张、情绪上低沉、思想上消极等现象。
  四是对教育改革的不适应导致班主任思想上的矛盾与困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领域越来越倡导素质教育,对班主任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的班主任感到无法适应、不堪重负,给班主任心理上带来迷茫与困惑。
  
  对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调适的思考
  
  心理健康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广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具有活力,人的潜能得到开发,人的价值得以实现。面对当前新的教育形势和要求,结合目前班主任的心理状况,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热爱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岗位上兢兢业业,在职业教育工作中把智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对班主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有满足感。二是善于协调与同事、学生之间的关系。善于与学生、同事进行交往,能把关系处理好,特别是能尊重、爱护学生,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三是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对工作的得失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对领导的批评意见能虚心接受。四是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性格豁达开朗,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增强班主任的心理调试能力。
  首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一要在政策制定方面向职业教育倾斜,提高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从事职业教育的自豪感。二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氛围,给教师设计、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三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及时帮助教师疏导和排除心理上的障碍。
  其次,学校要为班主任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一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使班主任工作中心从抓分数、抓成绩向抓素质、抓能力转变,制定新的合理的工作量和考核标准,使班主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上。二要改变班主任管理办法,注重实行人性化管理,应定期召开班主任座谈会或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注意倾听班主任对校领导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在评优、评先进、评职称等方面应适当注意向班主任倾斜,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三要关爱班主任的工作和生活,体谅班主任工作的难处和辛苦,千方百计为班主任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使班主任能够安心工作。四要竭尽全力解决班主任超负荷工作的问题,给班主任更多的工作灵活度与学生管理自主权,减少学校内部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活动,严格控制班级学生名额,以此减少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再次,班主任要注重自身健康心理的培养。一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心智。不断学习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心智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向书本学习,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二要善于控制情绪,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班主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已经犯了错误却又不肯接受教师帮助教育的学生,可暂时作冷处理,给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时间,切不可赌一时之气,把师生关系搞僵。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三要培养兴趣爱好,不断改善自己的心境。有多种兴趣和爱好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所要求的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教师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旅游、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不仅能使教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所收获,也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修身养性,保持良好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殷学宏.职业学校班主任心理枯竭的自我调适[J].职教研究与探索,2006,(3).
  [2]苗瑞武.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改革,2006,(11).
  作者简介:
  顾燕萍(1974—),女,江苏南通人,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