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以学生就业为切入点: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之路

作者:黄庆成 林色滢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职业学校也面临着转制发展的问题。广西灵山县职业中专在20世纪末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面临困境时,以“解决就业、开展勤工助学、改革教育教学”为着力点,走出了一条农村职业学校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广西灵山县人口为141万,其中农业人口118万,每年劳务输出35万人。近年来,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灵山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技能型人才大量短缺的现状,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重,素质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快自身发展,大力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农民,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灵山县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灵山县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当时,全县共有陆屋镇第一职业学校、武利镇职业中学、新圩镇农技校、那隆镇职业中学、三海镇农业中学等5所职业学校,在校生2000多人,开设的大部分为农学类专业。1993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灵山县召开,标志着灵山县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辉煌时期。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专业毕业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然而,灵山县职业教育却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培养方向,致使该地区职业教育不断滑坡。灵山县武利镇职业中学、新圩镇农技学校、那隆镇职业中学、三海镇农业中学先后改制为普通中学,陆屋镇第一职业学校也只有二百多名在校生。
  2002年,灵山县果断决定,将陆屋镇第一职业学校中专部迁到县城,成立了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同时,出台了《灵山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灵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灵山县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把职业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确定为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使灵山县职业教育事业重新走上了正轨,获得了有序、快速的发展。
  
  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崛起
  
  自2002年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短短五年时间,实现了从租屋办学,仅有237名在校生、7个专业,实训设备落后、毕业生就业率低,到拥有11公顷校舍,3252名在校生、15个专业、13个专业实训室和一个中高级电工考核实训中心、毕业生就业率为100%的转变,创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奇迹。
  (一)以解决学生就业为切入点
  灵山县职业教育进入低谷后,毕业生就业率低,很多家长反对子女入读职业学校,种种不利因素给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灵山县职业中专的领导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决定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入手,实现“出口畅,入口旺”的目标。一是推行就业承诺,以“毕业负责推荐工作,并跟踪服务二年”为服务宗旨,主动将毕业生推荐到沿海发达地区著名企业工作。几年来,我校推荐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实现了就业承诺。二是主动出击,联系企业。校领导奔赴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了解当地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企业的需求以及开展订单培养的情况,积极邀请广东美的集团等企业高层领导来校考察,并与45家沿海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用人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基础。三是举行招聘会。每年春季学期,我校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毕业生。四是通过已就业的学生推荐毕业生。如2006年5月,我校推荐到广东佛山市海尔售后服务部工作的2005届毕业生积极向公司推荐母校毕业生,并带领公司负责人到校招聘了十几名电子电器专业毕业生。随着各项就业工作措施的落实到位,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就业率达100%。2006年4月,我校480多名应届毕业生全部被广东顺德美的集团、TCL王牌彩电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型知名企业正式录用。
  (二)以勤工助学活动为突破口
  为了满足贫困学子上学的愿望,我校从2004年底开始,开展了勤工助学活动,即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到广东地区大型企业进行勤工助学活动,每年组织1~2次,每次3个月,月收入700元以上。2004年寒假期间,学校首次组织了9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到广东省东莞市铭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开展为期20天的勤工助学活动,每人纯收入600多元。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校坚定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信心。2005年4月,又组织了400多名学生到广东省鹤山市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勤工助学活动,每人纯收入2000元以上。
  同时,我校还不断提升和完善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一是提升勤工助学活动的举办层次。2006年,组织了100多名学生到国内知名企业富士康集团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使富士康集团更多地了解到我校的办学情况和学生掌握的技能,为毕业生到富士康集团或其他知名企业工作铺平了道路。二是提高勤工助学活动的灵活性。2006年,我校把每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时间由3个月改为3~5个月,每年组织一次,保证学生获得一年的书费、学费和生活费后再回校读书。三是表彰勤工助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驻厂教师,提高了师生参与该活动的积极性。
  两年多来,我校共组织了4500多人次到广东地区大型企业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共获得800多万元薪酬,既解决了学杂费和生活费用问题,减轻了家庭负担,实现了读书“家庭零费用支持”目标,又使学生对企业理念有了初步感知,为日后就业积累了工作经验。
  随着我校勤工助学活动效益性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来我校读书。“读完初中选职中,就业致富一路通”不仅已成为当地学子的追求,甚至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上学。目前,在我校学习的务工人员共有172人。5年来,我校每年招生人数都成倍增长,在校生也由2002年的237名增加到现在的3252名。2007年,我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全区半工半读活动10所试点示范学校之一,并获得了“2005年度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钦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钦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以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为着力点
  在办学模式上,我校根据发展的需要,实行了普通模式(按正常时间开学、放假)与半工半读模式(一半时间在校学习,一半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存的教育模式。
  在教学上,一方面,投资400多万元建立了一流的空调制冷实训中心、电子技能实训中心、数控模具实训中心、汽车养护实训中心等13个专业实训室和1个中高级电工考核实训中心,与县内企业联合开设了22个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教学上狠下工夫,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习教学比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把普通话水平及口语表达、英语口语、应用文写作、硬笔书法、礼仪、法律常识及应用、计算机应用等七项技能作为学生的通用职业技能,将其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中,最终形成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同时,采取以班级为单位订阅《就业报》、在宣传栏张贴就业信息、邀请企业领导开展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企业理念和职业道德,让学生在就业前具备必要的岗前知识。
  在考核制度上,我校实行了以专业技能为重点的考试制度改革,加强了教学质量督导力度,实行教考分离,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方法,建立了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模式。把技能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把鉴定指标分解到每个学期每个阶段,全部阶段目标达标后,进行综合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方可取得毕业证书。
  在专业设置上,我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设“缺口”专业,让学生学有所用。2004年,我校与合浦卫校合作开设了制药工艺、儿童早期教育和保健、药品营销、中医针灸推拿等4个专业;2005年,与广州轻工业中专合作开设了模具设计和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等2个专业;2006年,开设了汽车养护、焊接技术、机械加工等3个专业,使我校的专业数量达到了15个,为提高办学规格奠定了基础。
  在师资培训上,我校结合自身开设工科类专业(制造业)的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区教育厅等部门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出台了《灵山县职业中专专业教师技能等级提升奖励方案》,加大了师资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教师提高技能等级。其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办法,利用合作学校的资源优势,派出专业教师到合作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同时,积极邀请合作学校的高级教师前来辅导培训。再次,充分利用地方国有企业转制中剩余的师资资源,将其聘为实训教师。
  
  农村职业学校发展之路探析
  
  坚持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农村职业学校要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一方面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向;另一方面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特别是要推荐毕业生到名优企业就业,以此提升学校的地位和名气,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报考。
  坚持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可实现读书“家庭零费用支持”目标,扩大活动影响力,转变家长观念,使其积极主动地送子女到职业学校读书,圆满完成招生任务。
  坚持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农村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设“缺口”专业,及时淘汰过时专业;加大实习教学和考核制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型人才。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由于农村职业学校大多由农业学校转型而来,专业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因此,应采取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聘请高级技工来校培训,聘请兼职教师等多项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培养),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黄庆成(1968—),男,广西灵山人,中学高级教师,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林色滢(1977—),男,广西灵山人,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