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CALL模式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春楠
教学设计层面上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目前还无法将教学情境、协作、会话与学生的语言能力构建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出现了断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新的教学改革产生了疑虑。
技术支持层面目前,国内CALL硬件建设和软件制作多为商业行为,各自独立,相对封闭,且没有可依照的共同标准,因此,出现了各个系统教学功能重复,系统间无法进行数据交流,系统扩展性不强的问题。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软件在设计时都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主导作用,教师无法就教学内容进行自主修改、删减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单纯的人机对话虽然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吸引学生参与,但模式化的章节设置及教学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甚至最终导致学生对整个教学系统丧失兴趣。
教师素质层面目前,大多数教师对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育技术的了解还不够,更不要提在教学中熟练应用了。要真正实现CALL,还要对教师就CALL理论依据及教学设计、相关软硬件应用等进行系统培训。
CALL模式应用原则
教学模式实施方面要真正将CALL与传统教学模式区分开,明确CALL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将其落实到相关政策中去,使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有章可依,真正实现教学模式的完全变革。同时承认教师在课外进行的课程设计、各阶段测试、评估准备的工作量(特别是在教改前期),并给予一定的补贴,以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角色转变。
相关技术支持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教学环境和软件设计,保证学生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都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不受时空和其他因素限制。同时通过网络上海量的信息、图文并茂的媒介、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营造良好的语境。重视互发E-mail、即时聊天、留言板留言等交互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浏览、聆听、阅读、感受语言和文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从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语言知识的主动获取者。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出共同的开发标准,以利于各种教学平台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教师素质提高方面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相关理论和教学法,并切实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设施及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采取集体备课、专题教研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有意识的教改研究,帮助其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真正把握好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基于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撑下的CALL将成为英语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成为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使CALL真正展示其魅力,就必须加强教学工作者对CALL理论及应用原则的认识,提高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国英.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桂诗春.信息社会·互联网·外语教学[J].外语教师上网手册(现代外语增刊),1997.
[3]桂诗春.关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若干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1994,4(54).
[4]王守仁,赵文书.网络环境下的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研究[J].外语界,2000,(2).
作者简介:
王春楠(1980—),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高级英语视听说等课程的教学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与研究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