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关于高职教育课程项目化等

作者:佚名




  逸/公辑
  
  关于高职教育课程项目化
  
  高职教育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目标是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培养;课程教学内容是与专业密切联系的企业项目与任务;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弹性教学计划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前提;组建“双师”队伍是实行课程项目化的基础;项目设计及其协同运作是实施课程项目化的关键。实施课程项目化必须遵循教学管理动态化、行为标准职业化、职业技能专业化、教学过程全真化、教学资源集约化以及教学成果社会化的原则。
  摘自《光明日报》2007-12-10张跃西《论高职教育与课程项目化》
  
  关于高职教师评价
  
  教师的优劣由评估专家说了算的做法不妥。第一,此种评估方法片面夸大了专家评价的作用。在教育管理民主化的今天,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专家评教只是教师评价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绝对的方式。第二,此做法过于简单化。对教师的评价应涉及政治思想、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等多方面。评估专家仅凭听课后的感受,便给予讲课教师“A、B、C、D”的终结性评价,显然很难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第三,此做法严重偏离了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旨在规范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使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仅以专家听课后的评价作为评定教师的唯一依据,会大大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无法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与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评估工作,应该探索更加可行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使高职高专院校能够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01-08姚静《教师优劣怎能仅由专家来评?》
  
  关于中职助学政策
  
  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对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工具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人才市场和求学市场”等关系问题,一直难以找到制衡点,因为它们相互之间的利益诉求是不太对称的。前两个矛盾关系影响到要不要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从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角度看,显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这与中国传统观念的“重学轻术”和社会现实的“趋普弃职”倾向是不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通过公共政策引导社会观念的转变。中职助学政策让全社会看到了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扶持,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后两个矛盾关系指向投资结构。目前一些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依然不足,刺激教育消费者的求学热情,把钱直接资助给受教育者,这是投资政策的一大变化,其意义在于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更加指向人的需求,更加体现扩大内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01-10商亮《中职助学政策:职业教育发展的助动力》
  
  关于科学教育评价
  
  评价本来就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探究式科学教育要求在教材和教师的教案中包含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而且形成性评价应该成为探究式科学教育的主要评价形式。但是,为了向教学过程以外的人们和社会说明教学的成果,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信息,采用总结性评价也是必要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就属于进行国际比照的总结性评价。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还刚刚起步,现在迫切需要提高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推进科学教育,目前尚不具备条件进行系统的总结性评价,但是,借鉴一些有益的国际经验是必要的,例如首先要进行宏观系统的评估,在保证宏观系统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问责学生的成绩。如果不先明确和完成系统评估的任务,仅在微观层次上问责学生的成绩,就会导致浮夸和虚假,反而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01-14韦钰《科学教育评价的国际发展新趋势》
  
  关于大学的文化选择
  
  “和而不同”作为大学组织的办学理念,可概括为三要义:一是讲和谐。包括人、团体、组织、社会四者之间的和谐,强调尊重包容、团结合作、良性竞争,容许存在建设性冲突,积极化解各种冲突等。二是讲大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用组织核心价值观协调各种关系,用组织目标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三是讲创新。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培植创新文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权,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师生广泛参与的科研创新机制,不断推出创新型研究成果。这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和而不同”作为大学组织的文化选择,是由大学组织的特性所决定的。首先,大学组织是学术性组织。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最基本特性,集中表达了大学组织种群的文化个性,使大学组织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其次,大学组织是命运共同体。大学组织既是师生的命运共同体,也是员工的命运共同体。大学组织的命运还与学科专业的命运、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命运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01-18王汉青《厚德博学和而不同:大学应追求的品格》
  
  关于师生关系
  
  在当前的大学里,当年轻的大学教师以一种理想化的传统师道规划自己的师者职业生涯的时候,大学管理者却悄悄把衙门化的行政权力转化为对教师的绝对主导——大学行政淡于服务师生,代之以通过硬性指标进行管制;一些大学实施量化考核,严重向科研倾斜,而教学则显得无足轻重,教师无意倾力课堂,这正是师生关系恶化的原发地。“高校行政化”带来的另一个弊端,是教师在治学治校中没有发言权,他们自身已被“规范化”管理,在这种情形下,大学教师要么工作在硬性指标下,疲于奔命,要么主动边缘化,无心“授业”而开辟校外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制度安排恰恰成为当前师生关系走低的一个根源式注解。大学选择了主导教师,换来了行政权力的彰显快感,它付出了代价——师生关系紧张,管理成本提升,大学精神沦丧。教师以维护师尊之名义舍弃传统师道,它选择了功利化的现实切入点,而付出了社会对师者降低尊重的代价。其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必然是学生,这也正是社会的代价所在。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8-02-15南方麦《“大学病态”呼唤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