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作者:银小兰 朱翠英




  
  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许多人认为世界变化太快,周围的环境以及相关的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屑一顾。事实上,虽然规划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能强化我们的目标,使之更清晰,从而增强动力,使自己拥有积极进取的乐观心态。
  毕业时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许多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如舒伯、金斯伯格等人的研究表明,职业探索期从出生就已开始,随即整个人生就处于完整的规划中。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要等到毕业时才开始的大学生,其大学生活往往会在空虚迷茫中度过,踏入社会时也未能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职业规划就是职业目标职业规划的核心是达成职业目标的步骤、方法、时间安排等,并非单纯就是为了以后找到某个工作。职业规划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最主要的就是实现人—职和谐匹配。达成职业目标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所以职业规划的重点是工作能力的提升规划,从长期的角度出发来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
  对自身缺乏全面了解了解自身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及能力特长是选择职业的首要条件。同时在选择职业过程中要学会问自己“干什么”、“在何处干”、“怎么干”、“以何种心态去干”这四个职业生涯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通过自我内心审查,既可以防止自我贬值,也可以防止期望值过高而一无所获。故理性而客观地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经历的步骤,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理想的职业。
  所学专业就是以后要从事的职业一般认为,专业是大学四年的主要学习内容,就业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上,80%的专业决定不了职业。专业只是学习阶段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被动接受,而职业则是毕业后的任务,是一种主动的谋生手段。部分大学生进校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选择到自己喜爱的专业,他们尤其需要认清形势,树立信心,在毕业后找到与自己气质相符合的职业,从而展示自己的才能。
  职业与事业混为一谈职业与事业表面上看没有多大区别,但实际上却有本质的不同。职业生涯设计师徐小平认为人生职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就业,维持生存;第二层次是职业,从事比较稳定的工作,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第三层次是事业,这个层次不仅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更有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三个层次逐步推进,逐步实现,并不能一步到位。大学生走入社会后,不能仅满足于谋求一份职业获得收入,更重要的是要寻求自己乐意奉献终生的事业。
  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大学生涯规划有些大学生误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大学生涯规划。其实,后者只是整个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是职业生涯的铺垫(或阶段性设计)。大学生涯对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稳固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生涯规划的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实施步骤
  
  正确认识自我即通过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水平、技能、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来充分了解自己。主要可通过橱窗分析法、自我测试法、计算机测试法等方法来进行。橱窗分析法是指心理学家把对个人的了解比作一个橱窗,由四个“我”组成:“公开我”、“隐私我”、“潜在我”及“脊背我”。在进行自我剖析时,重点要了解“潜在我”和“脊背我”两个部分。自我测试法包括性格、气质、智力、人际关系测试等,可根据需要选择量表进行自我测试。计算机测试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测试方法,国内外较常用的有人格、智力、能力、职业性向测试等,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了解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
  确立生涯目标有效的生涯规划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从而减少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人是很容易向现状妥协的。大学毕业生应根据自己认定的需求,分析自己的特长、兴趣、能力及所学专业,制定详细的、可行的、包括一生各个阶段目标的个人发展计划。
  生涯策略实施有效的生涯规划需要有能够确定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人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实施计划就是采取行动,也是所有步骤中最艰难的一步。将计划落实到行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斗志,对未来的信心,更需要抵制种种诱惑,排除各种阻碍。
  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通过不断反省、评估来修正。随着对自我认识的加深以及对职业发展的更多了解,最初所确定的模糊、抽象甚至是错误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被日益完善。因此,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地总结和评估,重新检测和定位,修正偏差,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不论是对在校的大学生还是走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关系到个人的事业成功与人生幸福。因此,不论现在我们处于哪个阶段,都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早设计比晚设计好,晚设计比不设计好。了解自己的整体心理状态,深刻剖析自我,把握不同职业的特点,寻找最佳的人—职匹配模式,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求实效的时代,只有将自己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学以致用,创造更丰富的社会价值。这一切要得以实施,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掌握职业发展特点,把握时代发展规律。同时,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指导,使他们养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重做骄子[OL].(2004-02-18). http://www.fjrclh.com/news/show.asp?articleid
  =2516.
  [2]杜映梅,Bessie.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6).
  [4]马奇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十大心理误区[J].中国青年研究,2005,(10).
  作者简介:
  银小兰(1982—),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高等教育学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朱翠英(1963—),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