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意义和价值

作者:薛小强




  摘要:介绍了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方法,以及合作办学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国际环境、了解和掌握国际惯例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法;实践意义;推广价值
  
  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在引进整合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国内许多高校都在广泛开展涉及学科创新、教育理念更新等方面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高等学校的国际合作办学已被视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培养方法
  
  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适应国际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这样的人才要具有国际观念,包括关心地球、关心人类、适应变化、勇于创新、自信自强等。必须教育学生改变自我中心主义,克服狭隘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开放的观念,为共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而努力。还要具有国际意识,包括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与发展意识、正义感等。基于以上要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竞争参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跨学科知识的交融能力等,既能与外国人和睦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又能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
  构建新的语言环境,开设相关的国际知识课程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是实施合作办学的基础。同时,学生还要熟悉一定的WTO基本规则,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国际旅行常识和相关的国际商务知识,包括国际时事、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法律等知识。
  开设适应国外教育体系的独立专业课程由于合作外方通常要求我国开设的课程需满足其相应专业的教学要求,因此,要使合作办学在国内现有教学体制下得以开展,在计划初期实施单独招生、开设独立的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
  对合作办学班实施以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实施学分制的目的,一是使中外合作办学尽可能直接与国外教育体系对接,以便最大限度地避免有关学分问题的分歧;二是通过在局部实行这样的体制,摸索、总结成功经验,改进不足,以点带面,进而逐步向其他正常教学环节拓展,最终实现在全系乃至全校推广实施。
  
  实践意义
  
  从宏观上讲,我们希望通过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借助国外先进的办学观念、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同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熟练掌握外语、科技知识,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的创新人才。从微观上讲,我们引进国外大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可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的定位上取长补短。在学校管理运作方面,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新的运作方式、市场理念以及管理思想,为推动学校内部的教学与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运作,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的存在,能够在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中充分沟通思想,能够从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广阔视野中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成为具有世界通用能力的中国人。
  中外合作办学,填补了国内高校许多专业甚至学科的空缺,能够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了国内教师的国际竞争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一方面可以在国内培养出高水平的国际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通过合作办学,国内教师可以获得出国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开阔视野,掌握双语教学技能,了解国外的教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还可以引发我们对现有教育的反思,改变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观念和做法,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推广价值
  
  合作办学所开设的专业和课程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外方教师的课堂教学多采用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方式,对我国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选择与国外有较高知名度以及在职业教育领域有经验的大学进行合作,可使国内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得以提高。同时,可以利用外方成熟的办学经验兴办国内空缺的新专业,加快相关学科建设速度,突出办学特色。
  推广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内急需并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成熟课程和外文原版教材,可以逐步建构起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使国内学校在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及时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教学中应注重案例教学的应用,及时更新教学参考材料,采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引进市场手段进行项目推广。
  中外合作办学的推广,不仅可以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而且通过有机的嫁接与合成,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新的教育体系,如选课制和学分制,有利于我国教育市场化和开放化,增强我国教育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使教育为我国现代化服务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此外,很多外方教师都具有双文凭或多种岗位资格证书,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教学水平与专业实践经验,尤其值得国内教师学习和借鉴。而原版教材的许多内容都与国际接轨,内容新颖、实用,时代性强,学生可以从中学习、了解国际最新的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陶林,申俊龙.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近十年来的研究综述[J].中医教育,2006,25(4).
  [2]康书生.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产品的性质与市场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6(2).
  [3]陈屏.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
  [4]阳金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证体系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3).
  [5]张华英.引进教育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本科生的培养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
  作者简介:
  薛小强(1976—),男,山东烟台人,南京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