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李月红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聘请教师方面,他主张聘用职业理论和职业经验并重的教师。黄炎培说,凡职业学校欲聘专门教师,如不易得学校教授与经验并重者,毋宁聘请具职业经验者,较之仅受学校教授者要好些。在考核学生方面,中华职业学校规定,凡学生修业期满仅发修业证书,在工作单位实习一年,证明能胜任工作后,再发给毕业证书。强调“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并起家来。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⑧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就是为了实现这种职业教育思想。“人不可无业,任何职业,必须积小为大,先轻后重。今之当大任者,即昔日服微末之务而不以为小者也;今之不屑服微末之务者,即他日并微末之务而不得者。”⑨黄炎培既重视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又重视在实践中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实践中他强调职业教育为求“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实现。
  
  黄炎培的主要贡献及研究其职业教育思想的意义
  
  在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黄炎培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国初年,他首倡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引起我国教育思想界的一场大辩论,形成了蔚然成风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二是1917年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后,坚持不懈地提倡、试验、推广职业教育,形成延续近20年的职业教育思潮,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他的具体贡献表现在:第一,积极筹办《教育与职业》杂志,介绍欧、美、日本等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首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引进新的理论、制度、措施进行试验,使中华职业教育社各项职业教育活动与欧美各国保持大致同步的状态。第二,中华职业教育社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首位,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中下层人民,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注意职业道德训练,致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在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上反映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点。⑩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也是黄炎培对中国本土教育现代化的突出贡献。
  黄炎培不仅极力倡导职业教育,还亲身到农村地区搞试点,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乡村教育实验运动便说明了这一点。黄炎培等人最早看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中国实施现代化非提高国民素质不可,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住在农村,不重视普及乡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将是一句空话。从1926年6月开始,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省昆山县徐公桥创办乡村改进区。在教育方面主要是推行社会教育,开办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指导改进农业生产,主张用职业教育来振兴中国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正如黄炎培所设想的那样:“吾们的理想要把中国治好,无疑地须着重下级政治。最下级乡镇,次之县镇。”他还说:“把乡村作国家的单位,把乡村的改进,作全国改进的起点。”这种用乡村改进办法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进而达到把中国治好的理想,闪烁着深厚的爱国之情、为民之心。{11}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倡导者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黄炎培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使中国的职业教育获得发展。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工农平民群众实施教育,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任何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更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提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它对推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黄炎培.黄炎培教育考察日记(一)[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
  ②黄大能.忆念吾父黄炎培[N].人民日报,1981-03-06.
  ③,④钱民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职业教育思潮[J].社会学研究.1998,(5).
  ⑤,⑥,⑧,⑨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⑦张嗣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87,(7).
  ⑩王丙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1}王丙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李月红(1972—),女,浙江桐乡人,浙江省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工作。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