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谈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作者:余晓华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进步具有一种方向明确的引导作用,潜移墨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是学校培育高职人才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
首先,要把握校园文化的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坚持艺术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用高雅的内容与优美的形式,牢牢地占领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质与格调,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其次,要通过讨论、专题报告、讲演、简报、板报、广播、电视、网络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职业素质教育氛围,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开展“名人名家讲座”,组织大专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陶冶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
再次,要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之中,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以文、史、哲等形式广泛传播,以“囊括经典、网罗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度,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鉴别、学会创新。
总之,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沃土,通过建立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打造高职人才完善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确实需要传授给学生从事未来职业不可缺少的职业技能,也就是要让学生具有一技之长,但不能无限夸大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在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突出职业精神的教育,积极探索职业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使高职学生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文化生活得到充实,理想境界得到升华,职业精神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3]聂惠娟.学校文化与教师职业精神[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黄川川,王文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6,(28):27.
[5]周杰.论校园文化建设与精英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6,(3):19.
[6]葛为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本质与德育的职业精神建构[J].高等农业教育,2006,(4).
作者简介:
余晓华(1966—),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织新材料的研发与教学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