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职业学校教师不良职业心态的自我调整策略

作者:陆春庚 田 静




  人际交往的四种模式包括:你好我不好,我好你不好,你不好我也不好,你好我也好。从字面上很好理解,比如说“你好我不好”,即在与人交往中,对于某件事的处理上,要尽量使别人高兴,让他人得利,有时甚至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还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终究不算双赢之上策。因此,最好的模式莫过于“你好我也好”了。
  (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待学生
  屈原《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这句话启发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富兰克林说:“我不会说任何人的缺点……我只说我认识的每一个人的优点。”职业学校的学生确实非常调皮,教师要寻找他们的优点,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出来。要学会以好的心态欣赏学生,彻底改掉一味指责、抱怨学生的毛病。卡耐基曾说:“指责和批评收不到丝毫效果,只会使别人加强防卫,并且想办法证明他是对的。批评也很危险,会伤害到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到他自己认为重要的感觉,还会激起他的怨恨。”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也指出:人类本性中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因此,教师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善待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真正的尊重与爱戴,才会有从事职业教育的幸福感。
  (四)不求事事顺心,只求事事尽心:善待工作
  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一种生活。西班牙作家左林说:“不论我们所做的是什么,主要是带着这一种强烈的感情去做。”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也应这样。对工作有热情,才能积极主动地、更好地完成各种工作,才能在教书育人中体验个人的价值,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要端正态度。只有端正工作态度,积极乐观地工作,才能带给工作者以伟大的快乐和光荣的成就感。教师面临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要勇于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不要做完美主义者,对工作生活中的不平、不满、不美之处,应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维持心理健康非常有利。
  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职业学校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既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也要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优缺点,对工作绩效应有合理的期待。要分清自己的各种角色,不要相互错位。不要把工作中的问题带回家,更不要把家里的不快带进课堂。
  要加强学习与研究。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提出通过参加教学科研,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过渡,这一观点富有创新意识。通过教学科研,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教育的价值可以有更加客观科学的认识。通过教学科研,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进一步提高,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会更有信心。职业学校的学生虽说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但每个学生内心都蕴藏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如果不能掌握所教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就会拉大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心理上就会有不安全感。
  (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善待挫折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教师遭遇到挫折情境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一般而言,教师挫折的范围主要有:尊重需要受挫、成就需要受挫、交往需要受挫、公平需要受挫、生存需要受挫。但“失之东隅,受之桑榆”,教师只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能预防挫折感的产生,就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可以利用森田疗法面对挫折。森田疗法是日本学者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心理疗法,该疗法的原则可概括为一句话:“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既然挫折是难免的,教师就应坦然地接受它,不要刻意地去抵制、反抗和回避。遇到挫折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挫折上。不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精神交互作用,强化自己的挫折感受。
  可以利用艾利斯(Albert 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RET),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事情本身。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目标是帮助人们更富理性地思考问题,更适宜地感受和体验,更有效地行动。遇到挫折情境后,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就不会产生挫折感。根据RET理论,挫折本身并不能使教师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对挫折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学会与不正确的观念斗争,克服自损思维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韦有华.教师的心理素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3]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杨建勋.心理咨询与治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陆春庚(1971—),男,江苏江都人,江都职业教育集团电子信息工程部主任,中学一级教师,扬州大学教科院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田静(1978—),女,江苏江都人,江都职业教育集团电子信息工程部教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班级管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