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新生地域与毕业生就业分布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方守湖 朱 琳 陈国法 卢 燕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极化率
大学生就业极化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者在区域和城乡分布的不均衡,短期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微观角度来看,它提高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也为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但是,却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减弱了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利于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从浙江省某高职院校近两年的招生地域和毕业生就业去向对比可以看出,毕业生主要倾向在杭州就业,就业极化率平均高达3.81;而浙江省其他经济发展水平暂时落后的地区就业吸引力不大,平均就业极化率仅为0.34,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市一般在0.58左右。为了积极而慎重地协调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关系,使其与整个国家统一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协调起来,有必要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分析。
某高职院校近两年新生来源和就业地域情况对照表
注:就业极化率=地域就业数/地域生源数
产生就业极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传统观念的影响按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常规思维,农村子女到城市上了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不能回到生源地,哪怕在城市里日子过得不舒心,也要坚持留住。因此,部分大学生内心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农村生源毕业生。而在中国的市、县一级单位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如,浙江省衢州市正在开展的“四个中心、十个基地”工程,需要约3000名工民建、工程造价、电气自动化、电子技术等专业毕业生。据了解,衢州籍毕业生回家乡就业的很少,2004年仅有4名本科生回衢州就业。目前只能面向省外招收毕业生,绝大多数来自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份;再如,浙江省三门县每年进入大学学习者有300多人,接收大学毕业生约180人,同样,接收人员中外省生源居大多数。所以,有了“送出去的大学生有一火车,返乡的毕业生只有一客车”的感慨。因此,形成了农村生源毕业生向城市汇集,小城市向中等城市集居,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转移的现象。从浙江省某高校对2006、2007两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统计情况看,毕业生中希望毕业后能在杭州、宁波就业的分别为55%、56%和15%、14.5%,这与该校毕业生这两年在上述两地实际就业59%、50%和10.7%、10%的状况是基本吻合的,毕业生择业取向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教育成本和就业回报率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投资,是讲究回报的,而就业就是回报的一种方式,这是在大学生中极其盛行的说法和想法。我国有一种重教传统,很多家庭尽管目前生活暂时困难,但家长仍然节衣缩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寄托在家庭的未来上。大学生认为在城市就业有比较好的发展机会,不仅体现在“可就业性”上,更体现在个人发展的“持久性”上,即使暂时收入较低,除去房租、通讯费用、交通费用和饮食外,已所剩无几,但他们对今后还是充满希望,相信随着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各种机会越来越多,生存条件会越来越好。
生活方式选择的影响“80后”的一代青年人,他们崇尚自由,喜爱冒险,追求挑战,张扬个性,充满创意,正成为跨入职场的主力军。这个群体年轻而特别,有人说:上世纪60年代的员工是“头抵头”,崇尚实干;70年代的员工是“背靠背”,看重责任;而“80后”的一代则是“脸贴脸”,以快乐为导向,要有自己的空间,做喜欢做的事情,还要工作愉快,有成就感,生活离不开网络,QQ、网游是他们的最爱。而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小城镇和农村的基本条件根本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在城市就业也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择业取向的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受到个人因素如偏好、理想、能力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比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比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等的影响。一般而言,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可以说个体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如果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取向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则可以说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大。从相关调查统计可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比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可以推断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种大的经济环境背景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化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均GDP从1979年的129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76美元,青少年受教育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入学率从9%上升到19%。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东西部之间存在差距。东部与东部之间也存在差距,因此,毕业生选择较发达地区就业,认为可为今后发展提供更有利条件。
对大学生就业极化现象的对策思考
从高等教育层面考虑,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的关系就业时既要考虑初级需要,也要追求生存以外的其他需要,如自尊、归属等社会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等;同时,既要考虑客观社会需要,也要兼顾自我完善的需要和自主、自决的需要等。
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研究,鼓励毕业生去县及县以下小城镇工作小城镇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我国乡村中的集镇自古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调节器。要发展市场经济,小城镇不复兴是不行的。大学生作为现阶段的普通劳动者,合理流动会缩小不同地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会缓解由地位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和冲突,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据调查,浙江省慈溪市有轴承类企业六百多家,但专业对口的技术型工人非常缺乏。作为大学生先去这样的基层企业担任技术骨干,既可锻炼专业业务和组织能力,也可以达到熟悉基层工作特点的目的。
加强教学改革,加大开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国家提倡和自主创业等需要的专业的力度如2007年,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适应国家所倡导的绿色能源开发的风力发电专业,面向七个省、市招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广大考生的欢迎。另外,学校应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减免艰苦专业或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毕业生的学费,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拓展就业渠道和就业区域。
改进招生工作,逐步加大按系、专业大类招生的力度,实行大类培养的办法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存在局限,对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岗位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要求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学校应该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允许学生先集中学习统一的基础课程,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求进行分流。
整合资源,积极提供有效就业信息,特别是县和县级以下单位的就业需求信息目前,人才供需信息的来源渠道少,主要靠学校收集用人信息,传递人才培养信息。学校为此付出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举办招聘会等活动耗费更大,负担更重。另外,学校付出很大努力获得的人才需求信息,可靠程度往往不高,这就更增加了就业工作的难度。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整合人才、劳动力、高校和人才中介等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就业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秀兰.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过去、现在与未来[J].高等教育研究,1995,(5).
[2]冯华.哪些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N].中国教育报,2005-01-26.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
[4]饶迪岗,等.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89,(4).
作者简介:
方守湖(1961—),男,浙江宁海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朱琳(1981—),女,浙江嘉善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助教,主要从事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
陈国法(1966—),男,浙江余杭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卢燕(1981—),女,浙江富阳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助教,主要从事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