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
作者:严秀珍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综合技能;任务驱动;作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对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在整个专业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就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所选取的教学模式及一般过程谈几点体会。
教学模式的选取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与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环境进入校园,给学生综合技能训练提供了有利的教学环境,使得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成为可能。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首先应选取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
针对中职学生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综合技能训练应采取以“重自主、重环境、重实践、重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重自主”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重环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和相互交流的氛围;“重实践”就是要强调学生多动手多上机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探索和体会;“重创新”就是指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在网络环境下可将任务驱动式教学和常规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在实用软件(PhotoShop、Flash、3Ds Max等)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采用多个小实例讲解软件基本应用,然后改动实例部分,设计相似任务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直观掌握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果此时学生对于软件基本功能不太熟悉,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最后安排学生观摩和分析别人的作品,掌握软件精髓,从而为学生创作作品打下基础。以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任务(实例)为学习目标,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
综合技能训练的过程
综合技能训练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知识技能学习;第二阶段是学生设计创作作品。
(一)基本知识技能学习阶段
基本知识技能学习是提高综合技能的基础。一般采用“讲解范例→设置任务→学生完成→检验反馈”四环节教学法。
教师讲解基本知识,提出任务教师可将理论讲解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室)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把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各个任务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设计任务是关键,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但要对所讲知识掌握非常熟悉,而且要将这些知识分解到各个任务中。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最好是有创作经验的教师牵头,也可整个教研组共同进行讨论设计。一般讲解可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任务要求非常明确,有统一样板,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样板“照猫画虎”。这种形式比较适合课程开始或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第二种形式是,教师讲解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明确要求的,另一部分是允许学生自由发挥的。如在讲解“Flash软件中运动的创建”时,教师只要求素材是运动的,具体是曲线运动还是直线运动、是小球运动还是图片运动则由学生自由发挥。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课程的中间教学阶段。第三种形式是,教师只给出原则上的要求,大部分内容由学生自由发挥实现。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较高阶段或毕业班的学生。讲解了基本知识后,教师可给出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最好先将学生以知识技能水平情况分成若干组,教师以组为单位给出任务,任务根据组员的水平而不同,但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是相同的,只不过难度不同而已。
师生共同分析任务,提出问题教师在给出任务后,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完成,而是进行讨论、分析任务并发现问题。在发现的问题中,有些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有些是未学过的知识。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自己可以独立解决。对于未学过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先去完成任务,等遇到问题时,教师再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这一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小组进行探讨的过程。老问题一般由学生或小组讨论解决,新问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学生进行上机实习,完成任务问题及解决方案讨论清楚后,应安排学生上机实习完成任务。尽管已经讲解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师生也共同讨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去完成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还应重视学生任务完成中的过程管理,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记录其过程质量,作为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的依据。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操作过程和基本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检验任务完成情况,改正错误检验任务完成情况在基本知识技能教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必须把好这一关。在这一阶段,教师先将各组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作一记录。对于完成比较好的作业应展示给其他学生。对于典型错误应集中讲解,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和完成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并反馈给学生。
(二)学生设计创作作品阶段
学生设计创作作品阶段是提高综合技能的关键。这一阶段是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完成作品为目标。这一阶段主要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知识技能创作作品,学习和体会在创作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电子作品的创作阶段。一般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独立完成,并交付使用。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搜集素材、创作作品,教师主要进行信息支持和随时解答学生在创作作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统计和评价学生作品。在这一阶段,教师只给予学生一般原则性的建议,对作品的内容及实现技术不加以限制,让学生主动自由去发挥,以防止扼杀学生创作的灵感。该阶段一般分为“观摩别人的作品→学生构思作品→搜集资料与素材→设计作品→交付验收评价”五个过程。
观摩别人的作品教师将别人的作品进行演示分析,一般从创意角度和技术实现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别人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能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构思各自作品的蓝图。此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电子作品,供他们自由参考。
学生构思作品在观摩别人的作品后,学生开始构思自己的作品。在构思作品时,应该考虑作品的个性体现和作品实现技术的可能,还要考虑到创作自己作品时所需要的资料和素材,构思的结果应该以脚本的形式体现出来。构思完成后,学生将写好的脚本交给指导教师审核,教师此时可主持召开一个交流会,对学生所写的脚本进行讨论、交流意见,对脚本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
搜集资料与素材学生收集信息的途径很多,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提供网址或素材库给学生。学生将收集到的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加工处理,使之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此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资料与素材给学生,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素材库。
学生设计作品在学生设计作品时,教师逐个对制作小组进行巡视,检查学生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流讨论,并帮助他们解决难点。在检查中,教师可了解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可了解学生在制作作品时的方法、缺点和局限性,及时加以提醒。
交付验收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交付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评价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制作过程评价,这主要是教师对制作小组巡视时所进行的统计评价;二是作品成果评价,作品成果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如教师评分、小组互评以及把作品放到网上进行点击评价等。
通过基本技能与作品创作两阶段的学习,学生在综合技能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笔者任教Flash动画课程,通过运用此模式教学,学生基本能创作出自己的动画或MTV,并能发挥想象创作出体现个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盛群力,等.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83.
[2]张建平,李慧桂.问题解决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6-27.
作者简介:
严秀珍(1970—),浙江省上虞市职业中专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职专业基础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