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性教学浅探

作者:涂丽亚 徐龙伟




  摘要:提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应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导,以便培养出优秀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性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方针政策与业务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该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概念多,技术性较复杂。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国际贸易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以及就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后,往往只记住了一整套概念,学会了找出合同与信用证之间的不符点,却不知道存在不符点的原因和修改方法。毕业生在就业后反映所学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使理论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教学中,要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了解应聘者是否参加过实习。很多外贸企业,特别是新获得进出口权的企业希望在短期内能够扩大国际业务,但他们又没有精力和实力培训国际经贸业务人员,所以他们在招聘时一般都首选拥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理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因此,学校要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里,年轻教师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理论教学常常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必须吸纳企业界的国际商务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教师,要不断查找、收集、更新现实中各种国际贸易方面的案例,并融入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引入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具体、形象地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内容。如我院建立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单证模拟操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软件,详细介绍并模拟操作各种单证的缮制。借助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平台,让学生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通过不同角色的转换,掌握如何同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外运、税务及商务部门进行业务衔接。从实践结果来看,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回答学生在操作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将实际案例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中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则达不到职业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讲解一些实际案例,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信用证的审核”时,可以列举一些发生在实际业务中的案例,如合同规定的装运条件是“2006年6月至12月,每月等量装运”。而国外来证中规定的装运条件是“最迟装运期为2006年12月,分数批付运。”此案例中,虽然L/C中规定的装运期与合同规定的装运期不完全相符,但是,出口方在履行合同时,完全可以做到既兼顾合同的规定,又不违反L/C的规定,即从2006年6月至12月,每月等量分批装运。所以,此类不符是可以接受的。又如合同规定:“Packed in crate(用板条箱装)”。而L/C中规定:“Packed in wooden case(用木箱装)”。对于这种情况,出口企业千万不要在L/C与合同条款尚有不一致的情况下就开始履约。因为此时的出口商处于两难的境地:若按L/C的规定包装,则会造成违约;若按合同规定办理,则有可能会遭到开证行拒付。所以,遇到这样的不符时,受益人一定要请开证申请人修改L/C,使之与合同相符。这样,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加深了理解。
  加强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两大模块:其一是基础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包括交易磋商的环节、合同有关条款的签订、合同的履行三个子模块,其中交易磋商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等四个二级模块;合同有关条款包括品质、数量、价格、包装、支付和装运六个二级模块;合同(出口)的履行包括货、证、运(船)和款四个二级模块。其二是综合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即对基础模块的二级模块进行整合,让学生分别扮演有关角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院的国际贸易实训室采用了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平台教学系统,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演练,主要角色划分为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学生登录系统,作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在模拟环境中为了各自的经营目标主动完成工作。各角色可以在既定的规则下自由地进行寻找业务伙伴、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商务活动,最终达到实习目标。(2)实践实训重点的确定。国际贸易实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处理的一般原则,认识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全过程。为此,实践实训的重点应定位于国际贸易实务实际操作上,其关键内容分布于以下模拟环节:一是交易磋商。实践内容包括构成有效发盘的条件、发盘撤回与撤销、发盘的失效、构成有效接受的条件、接受的撤回以及逾期接受等。这是国际贸易实务的入门训练。二是合同条款处理。实践内容包括相关合同条款的规定和各条款签订时应注意的问题等。这是日常国际贸易业务处理工作的原则。三是合同(出口)的履行。实践内容包括备货(检验)、落实信用证(催证、审证的要点与改证的原则)、安排装运(托运、投保、报关、装运和发装运通知)、制单结汇等。这是日常国际贸易业务处理工作的核心,包含着国际贸易实务处理技巧。四是出口收汇核销和出口退税。这是国际贸易业务处理工作的后续环节。所有实训操作重点集中体现在国际贸易合同履行上。
  深入相关企业,深化实践性教学课堂及模拟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套较完整的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理论。但《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应该使学生深入企业,接触实际,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如学完“货物交付”后,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应组织学生对外贸、外运和船公司进行考察、了解,并熟悉实际操作过程。学生通过到企业参观学习,询问外运和船公司的实际业务,实地观察具体操作过程,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安排实习,使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在实践中得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改革课程的评价体系,把实践操作置于重要的地位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强调实践的作用和地位。传统的考试基本上是理论考试,实际操作测试几乎没有。因此,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实践操作的考核上,改变“重理论、轻操作”的弊端,确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开展技能比赛和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检验实践性教学学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后,可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贸易实务的技能比赛和全国外销员、单证员及报关员的统一考试,通过比赛和考试,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进行实践性教学,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涂丽亚(1966—),女,江西抚州人,九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和高教改革。
  徐龙伟(1966—),男,江西九江人,硕士,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和高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