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关于作文审题的四种方法
作者:林红卫
关键词:作文;审题;理;情;体;境
审“理”
有人认为只有议论文才要讲道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在记叙文中,有时也需要借助议论或者抒情来讲明一定的道理。因此,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在审题时都必须考虑“理”,即写作目的。文章有了“理”,才有主帅。
如何审视题中之“理”呢?笔者认为,如果是议论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引证、对比、归纳等方法去发现道理、认识道理,进而在写作中讲清道理;如果题目中所含的道理不只一个,就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库存和写作实际,选取自己最易把握的道理去进行分析和写作。如果是记叙文,则必须引导学生确立好自己的主题,然后再通过适当的记叙和抒情,完美地表现自己的主题。同时,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尽情联想和想象,平时观察所得,读书积累所获,偶然发现的点滴,创造领悟的火花,集中起来,这个“理”就会有如“不尽长江滚滚来”。
审“情”
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提供材料作文,出题人不仅会在其中含有要你写出的“理”,而且也会含有要你抒发的“情”。比如《毕业前夕话友情》这个题目,就必须引导学生认识此题目的关键在“话”、“情”上。这里的“话”是“谈论”的意思,写作时,既要“谈”也要“论”。换句话说,也就是既要吐真言、诉衷肠,又要谈思想、论方向,有了共同的理想和方向,才有共同的情怀和目标。这个题目中所含的“情”,只有当审题时具备充分的认识,写作中才能有完美的表现。大多数文题中并不含有直接吐露“情”、“意”之类的字词,但其中的“情”同样也很浓烈,同样要把它审视清楚。例如《朋友,你不要这样》这一题目中,就没有“情”、“意”之类的词,但却绝不能认为它的情味就寡淡。“朋友”这一声亲切的呼唤,“你”这样友好的称呼,不是相当于叙述作者与某人面对面谈心吗?这样的文题,疏导的对象如在面前,写作时感情就应更饱满,心地应更坦诚。如果在“这样”二字上多记叙或议论,则会失之过详,也缺少情味。同时,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应有意创设一个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写作训练。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材料:或是出示一个苹果,拿出一束鲜花,让学生浮想联翩。由这些具体的情感触发学生的写作情绪,让他们身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有话可说,有人可写,有事可记,有理可论,有情可抒,不至于凭空杜撰,无病呻吟。
审“体”
大多数命题作文的文体,学生一看就知,容易确定。有些则不然,如果忽略了对题目的审视,就会跑题走“体”。对一些材料作文,尤其要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为了叙说方便,先看如下一则材料作文
材料:“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虽老年得子,却不溺爱,堪称教子有方。病危时,他还把儿子叫到床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儿子不敢违命,但自己又不会做,郑板桥就叫他去请教厨师。小儿子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做好的馒头端来,而他自己早断了气。小儿子哭喊着跪到床边,却发现茶几上有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要求:利用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以“真正的好汉”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如果单从题目来看,可以记事,也可以抒情,还可以议论。那么,该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呢?这就需要联系所提供的材料,审视命题人的意图,深思而慎取了。
怎样“深思”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要深思出题人的命题陷阱之所在。从写作题目及要求来看,题目是个偏正词组,具有开放性,意思也不够完整,“要求”中只说写篇文章,什么体裁也未讲明。尽管如此,并不等于什么体裁都可以,而要借助其他方面的综合思考才能确定。二要深思材料所供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并不算少,这很不适应培养开拓型人才的要求。三要深思写作的教育作用。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有它特定的功利目的,同时也有表明自己的认识或观点的作用,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感觉到运用何种体裁好。四要深思题目有无省略成分,如果有所省略,则需要给它完形。如给此题完形,则可列出保留原有文字的一组题目:(1)谁是真正的好汉;(2)什么是真正的好汉;(3)某某真正的好汉;(4)我们要做真正的好汉;(5)怎样才是真正的好汉;(6)怎样成为真正的好汉。
综合以上几点“深思”的结果,再联系业已列出的若干完形后的题目,就不难发现这篇提供材料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了。在文体确定之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写作实际,从完形后的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就绝对不会跑题走“体”了。
对“体”的审视,除了“文体”之外,还有一个语体问题。例如在写给材料的议论文时,如果在写作过程中过于详尽或大段大段地引述原始材料,就会冲淡议论色彩,写出记叙不像记叙,议论不像议论的文章来。
体式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是书信式议论文,写作时除了主体部分要符合议论文的常规要求之外,书信的格式一点也不可缺少。再如读后感和读后评,虽只一字之差,但前者要发感,后者要评说,万一忽略了它们的区别,也会出错。
审“境”
我们所说的“境”,即语文教学中常讲的情境或意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情境教学,写作中的种种命题就是不同的情境,就是写作主体用语言记下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心路历程,写下特定情境中的人、物、事、理、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正是作文情境的生动写照。
作文情境能够增强学生写作的感受和体验。学生身临其境,会带来感知的敏捷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及认识事理的颖悟性和灵活性。同时,情境能使学生萌发表达的积极动机,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形成一个优势信息兴奋中心,境能生情,情动辞发,境——情——辞,顺向流淌。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写下的《出师表》,其诚感动九天。
关于境,在课文分析中常常说到,学生也能从文题中体察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议论文的意境问题。一般而言,大多数议论是不含意境的,但像《树木、森林、气候》这类题目,就比较明显地含有某种意境了。文题含有了某种意境,就能给人以启迪,也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还能促成审题立意的最终完成。因此,审“境”应当成为培养审题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林红卫(1967—),女,山东蓬莱人,黑龙江技师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