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作者:曹 文




  摘要: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课题。笔者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实施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一种适合规模化地培养高职软件人才的模式。
  关键词:高职软件人才;办学模式;教学模式;规模化培养;软件实训
  
  2003年,继本科院校建立软件学院后,教育部又在全国设立了35所高职软件学院。在过去的三年中,许多学校都已有了自己的第一届软件专业毕业生,但各高职院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尽相同。我院自2002年以来通过对计算机专业改革经验的积淀以及对至少三届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培养的探索,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笔者在对我院2004级微软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总结与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符合高职培养目标且适合规模化培养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高职软件人才的评价标准与价值空间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从入行的技术要求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阐述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从高职软件人才的职业定位来看,主要集中在编码和测试一线,分布在人才“金字塔”的底端,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中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也是软件企业中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一类。另一方面,每个企业都希望雇用训练有素的员工,要求程序员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熟练掌握一至两门编程语言,能够熟练使用成熟的工具和相关产品,并有一定的代码经验。
  编程基础理论主要指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编程逻辑,具体课程包括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结构和简单算法等。
  编程语言对于编程语言的学习切忌泛而杂,应精而强。从目前的主流应用来看,在学好C语言的基础上再加上一门面向对象编程的语言就可以解决问题。C语言是经典的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对底层开发有很好的支持,有着广泛的用户群,也获得众多开发厂商的支持。对于面向对象语言的选择,从目前主流的软件开发阵营来看,主要有J2EE和.NET两大技术阵营。前者开发、部署复杂,但具有跨平台能力,常用于电信、银行等复杂的IT系统中;后者相对容易上手,且有很好的开发工具支持,是中小企业项目开发的首选。前者的代表语言是Java,后者的代表语言是C++,二者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基础知识讲授上基本上没有区别(源自C/C++体系),但从RAD(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快速应用开发)的角度看,笔者更倾向于推荐后者。
  熟练使用主流工具和产品工具主要指软件开发中用到的相关设计、开发、测试、源代码管理等工具,如设计用的Visio,.NET开发中的Visual Studio .NET,测试中的NUnit,代码管理中的VSS(Visual Source Safe);产品主要是指常用的服务器产品,如操作系统中的Windows Server 2000/2003,数据库中的SQL Server等。这类成熟的产品中包含了几十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理论成果,也是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首选产品,有着广泛的客户群及应用需求。
  代码经验每个企业都希望招聘到熟练工,希望每个毕业生从校园走出来就具备一定的代码编写经验,熟悉企业规范的软件开发过程,进入企业就能马上融入项目团队,能够利用“工程师的语言”进行沟通。这就需要加强学生在项目意识、工程开发方面的培养。根据笔者的调研,如果一个应届毕业生在走出校园前能积累15000~20000行左右的代码经验,就能获得用人企业的青睐。另外,从程序员的职业发展来看,程序员的职业发展一是将技术做到底,发展成项目经理,二是向售前支持或售后技术支持与服务的方向发展。前者需要能够带领团队,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后者需要有良好的与客户沟通、商务谈判和服务的技巧。程序员价值空间的提升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与程序员自身知识技能的储备与个人志趣有关。学校对此应引起重视,应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加以引导,但这类课程并不适合要求每个学生都作为必修课学习,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开设选修课,给学生自我完善、提高的空间。
  
  办学模式探索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以就业为导向,鼓励校企合作,借助企业资源办好高职教育。纵观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经验,横向比较我院的成果,笔者对各种具体合作形式及观点总结如下。
  校企合作这是许多学校所期望的方式,希望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实质性地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但企业的目的毕竟是为了盈利。虽然在西方国家也有一些企业花很大的财力、物力参与教育,但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公司规模比较大、经济实力相当雄厚。这些公司把对教育的援助看成是对社会的回报,通常是无偿的或者是非盈利的。目前我国还缺少这样的软件企业,更缺少具有这样心胸的企业家。
  “订单式”培养这种方式让人更多地关注培养的出口问题,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往往处于被动局面,为了合作而合作,迁就企业的成分居多。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质上是按照行业里某一个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而某一个企业的具体要求不一定能代表行业的普遍要求。另外,国内软件公司普遍规模偏小,并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在员工教育上投资太多,特别是这种长线的培养投资,都希望从一开始就招聘一个训练有素的人直接开展工作,因此能提供人才培养订单的企业并不多。虽然也有一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改革实践,企业也确实吸收了部分学生参与商业项目的开发,但毕竟不具备规模培养的推广价值。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可行的方式是,以学校自身办学为主体,引入职业技能标准,建立软件人才的培养评价标准;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企业的优质认证培训资源(认证证书、教材等)融入学校软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借助企业商业软件项目开发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培养学校的教师。通过一定限度的有偿使用企业资源,企业可获得一定的利润,学校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
  
  教学模式探索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专业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可以确保人才培养的供销对路,但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学的落实。笔者所在学校软件专业的教改实践证明,“认证教学+案例学习+软件实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认证教学:引入软件企业的认证证书和考证教材,教考分离,以证代考。
  案例学习:对于专业技能课程加强案例教学,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技能知识解决具体工程问题。
  软件实训:按照商业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和标准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项目的开发,学习软件行业顶尖工程师丰富的项目经验。
  前两个阶段在大一、大二中的常规教学中完成,后一个阶段到大三时在“软件工厂”中完成,“软件工厂”按软件企业中工作的办公环境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氛围的熏陶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软件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要关注两个导向:产品开发与职业资格证书。产品导向应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资格证书导向不仅可以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而且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微软软件技术(Web开发方向)专业为例,产品即基于.NET技术的分布式B/S架构软件项目;证书即微软认证应用程序开发专家证书(MCAD),该专业的每个任课教师在讲授课程时,都要清楚地认识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中的地位,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对学生进行产品开发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有所帮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