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作者:王培芳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高职教育现行的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应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职业劳动保护的需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劳动保护;策略思考
  
  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迅速崛起,一方面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同时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顺应了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革高职教育体育课程设置以适应和服务于学生需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是摆在体育教师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体育教育在建国后基本接受了前苏联的一些理念和教学方法,其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布置课外练习,最显著的特点是重视知识本身的系统与结构,运动负荷、练习过程趋于军事化、程序化。教学过程过分强调教师、课程、教材三个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形成了以掌握运动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科学健身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对体育兴趣的培养。传统体育教育模式有以下特点:重知识轻方法、重技术轻素质、重继承轻创新、重应试轻应用,这样势必造成各级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教师讲得多,学生练习少。同时课时开设不足,时间不能保证,又受到场地、器材和设备的限制,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科建设长期处于不正常的状态。
  在教学内容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进行,在内容选择上更多地体现了“学科结构”基本思想,其特点是基础项目、基础技术占很大比重,以跑、跳、投、体操项目和队形队列练习为主;内容上追求面面俱到,各教材课时时数比例规定严格,教法程序化、公式化、单一化;教学中过分强调目的性,缺少科学性和主动性;教材编排多有重复,内容雷同,如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在各级学校和各年级都有,没有太多的变动与创新,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出现“什么都学过,什么都没学会”和“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
  与专业建设的策略思考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特色课程观
  课程观是人们根据一定哲学观、教学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认识形成的关于课程的基本观点与一般看法,是课程开展与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在课程体系中课程观起引领作用。
  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强调以人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为根本。体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生存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体育是一种健康的、充满情趣的、有文化的活动,能使人在活动中得到满足,感到舒适,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感。
  高职院校体育课在课程性质上应体现高等教育的特点,并与中职教育有本质的区别。200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打破了过去统得过死的课程模式,倡导开放的课程设置,提倡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要求体育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学生的“三自主”,即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提倡学校自主制定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鼓励学校结合实际进行课程改革,给高校的课程设置留下很大的创新余地,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指导性依据与借鉴。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发挥本校优势,自主构建和设置符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建立以学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终身体育课程观。
  (二)课程定位应体现学校特色、职业发展与劳动保护的需要
  高职教育自诞生起就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其办学是直接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因此,学校必须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人才培养方向决定课程设置,根据不同的办学特点与生源特点开设富于个性的课程。体育课程内容的个性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学校层面的个性化,二是学生层面的个性化。学校层面表现为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学校体育传统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境;学生层面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基础和兴趣爱好对体育课程的内容加以选择。
  高职体育课程开设应注重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落实动作的精确度与准确性,从而降低劳动损伤。因为现代社会的机械化、自动化与信息化过分依赖身体的某一部分,分工的细化更加深了这种状况,这就造成了劳动者身体某种畸形发展的潜在趋势。单一劳动方式使人体部分运动能力的迁移、扩散与发展以牺牲另一部分运动能力为代价,最终必然阻碍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体育能够补偿单一劳动方式对职业人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同时,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知识化与网络化要求人们的生活高效率、快节奏,激烈竞争成为人们生存的必然选择,导致现代人陷入越来越紧张、疲惫和焦虑的环境中。焦虑是心理疾病的主要来源,紧张是各种流行病的潜在诱因,而体育运动则是现代人改善生活节奏的“缓释剂”。
  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高职体育课程只为提高学生一般健康水平还远远不够,应围绕劳动过程对劳动者身体的要求和影响,担负起两项任务:一是发展形成劳动技能所需的身体素质,二是掌握预防在劳动中积累的、可能造成身体损害的职业病的方法。
  (三)课程目标要突出就业的导向性,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方案力图实现的标准或结果,是学生完成某个专业课程后将要获得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等。课程目标是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服务的。高职体育课程目标首先应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好规划,保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体育锻练和指导个体科学运动的目标。
  当前的体育课程结构内容过于“统一”,教学过程过于“规范”。这种课程结构的特点是各项目内容均衡发展,按自身学科体系寻求自我完善,而不是着眼于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服务,针对性不强,结果导致课程实际效益下降,而且挤占了学生自由接受技能训练的时间。高职教育生源层次的多样化、专业的市场化、目标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课程建设应具有多样性,必须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程,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把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一体化结构。
  (四)课程设置上应体现综合性、职业性,开设职业体能训练课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和试行,我国体育教育改革进入新的转型期。将《体育与健康》作为我国学校体育课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人文性,标志着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已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了课程的实用性与“健康第一”的新观念。
  《体育与健康》是随现代教育的发展重新建立的一门具有综合特性的课程。体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健康水平,也是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健康教育非常重视体育活动,重视营养等健康行为的养成,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超越了单一的学科范畴,建立了以身心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结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涉及体能、生理、心理、保健、卫生、环境保护、营养等多学科,充分体现了跨学科与综合性的特点。新课程更利于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高职院校应对学生科学健身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注重加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精神培养,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专业特点与未来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运动能力训练,增强相关肌肉和肢体的练习,提高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的耐受能力。如机械、纺织专业学生长时间站立,运动强度大,应发展四肢力量和静力练习。文秘、财经专业的学生有伏案多的特点,应增强背部肌肉和颈部肌肉练习。发展职业技能的身体素质,可针对劳动强度和损伤特点加强对应身体肌肉和肢体的训练,开设体育保健教学,如运动处方、疲劳的恢复调整、劳动损伤与预防、体育与休闲等。应有预见地开展职业性运动生理机能补偿与职业病防治教学,开展矫正性健身操等特定的运动,以缓解疲劳,补偿疲劳部位的能量供给,增加能量储备,使学生逐渐适应并增强职业体能,让体育运动与体育保健伴随学生终身。
  (五)完善高职教育体育课程建设,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自我提高与学科建设。课程评价除了固有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外,更多地在于发挥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与积极导向功能。
  课程考核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为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两种形式。终结评价是每项教材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给予评分。(属于显性评价)过程评价是综观学生在学期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练习评价,结合学习态度和练习出勤,对某些体质能力基础较差而态度积极认真、并能在课外主动找教师辅导练习或增加锻练次数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相应的鼓励,对经过努力锻练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应视其获得了健康发展而给予及格以上的评价(属隐性评价)。这两种评价形式构成完整的课程考核机制,用以激发全体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要一改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强调过程性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对学生认知策略与认识技能的评价,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生专业体能训练结合起来,以学生掌握技能和测试成绩为依据,适当考虑学生进步的幅度,将学生的业余锻练、出勤、技能竞赛、职业体能训练、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等列入成绩评价。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与学生今后从事的专业相适应的体育锻炼与卫生常识教育等,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爱好选择运动项目,作为自己的终身体育爱好。
  
  参考文献:
  [1]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1):4-8.
  [2]赵苏吉,余卫平.高职院校如何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体育学刊,2006,(5):81-84.
  [3]余学好.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92-94.
  作者简介:
  王培芳(1965—),男,福建仙游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