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高职《花卉栽培技术》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创新

作者:王秀娟




  摘要:建设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与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花卉栽培技术》作为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应以岗位需求为本位,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与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高职;花卉栽培技术;工学结合;精品课程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精品课程应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花卉栽培技术》作为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经过5年的建设与实践,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07年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以岗位需求为本位,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花卉栽培技术》课程应在学习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保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结合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即主动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面向园林行业和花卉生产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确定课程目标,即通过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使学生掌握花卉栽培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花卉的繁殖能力、栽培能力、应用能力、养护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按照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将花卉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落实到实践教学各环节中,构建“理论教学+课内实践+工学结合实践+协会活动+顶岗实训”的课程教学体系。本课程课内总学时11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课内单项技能训练32学时,专项生产实训30学时,工学结合实习4周,充分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构建与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使实训项目对应核心能力培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法,按照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再到顶岗实训的渐进式模式,由简单到复杂,对学生进行反复强化训练,保证实践教学效果,体现实践教学的生产性、职业性、开放性,实现教、学、做合一。
  
  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季节特点和生产任务灵活进行我院园林技术专业自2005年起实施“工学交替”和“顶岗实训”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二、第三学期,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的时间到校内实习基地参加生产实践,结合基地的生产任务灵活安排实践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生产性训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第四学期,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3个月的生产实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训小组,按照生产任务要求,参与花卉的生产栽培过程;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训,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到用人单位参加生产实践,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培养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产学结合、校企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实现了实训项目的完整性,使学生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生产栽培过程,保证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训练不断线。
  实行“双证”融通制度我院将花卉工的考核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建立了花卉工职业技能鉴定证据包,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具体项目内容,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训报告(或实验设计),技能考核为分组单人考核。这样缩短了教学与生产、学生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近年来,我院学生花卉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达到了100%。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2003年,我院成立了花艺协会,每学期举办插花作品展,在各种节日或学院重大活动时,为学院提供鲜切花服务。2005年,成立了“绿色使者”花卉养护小分队,负责全院教师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盆花养护的咨询、服务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力保证,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或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我院《花卉栽培技术》课程组现有教师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的5人,硕士5人,“双师型”教师7人,40岁以下教师5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3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1人。该课程组负责人有9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另外还有4名专职教师均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有3名兼职教师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符合高职教学要求,为实现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采用现代教育手段自2003年起,我院开始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师收集了大量的花卉图片,自制教学课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大了教学信息量,并利用网络实现了网络教学与网上交流,信息技术在课程中应用较广泛,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案例教学法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难于操作的内容,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提出案例问题,要求各学生小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充分讨论,提出合理的论证方案。如实训基地养护的花卉出现生长发育不良或死亡现象时,教师就组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增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项目教学法理论授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操作性强的理论教学内容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分单项实训与专业综合训练、分组训练、单人考核,以此增加操作的反复次数。
  现场教学法以工学结合和顶岗实训为切入点,除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外,在第四学期和第六学期,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进行生产实践,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生产和管理,在真实的生产情境和氛围中培养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改革考核方法加强过程考核、跟踪考核与动态考核,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为4︰6,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和表现、作业、实验实习报告、课程论文等。同时加大实践环节考核的比重,实行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最后以参加生产实践的全过程和花卉生长质量作为实训考核的综合成绩。
  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自2004年起已陆续登上校园网,目前全部教学内容均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教师授课录像、试题库、花卉素材库、参考资料等已全部登上校园网,学生可随时上校园网查阅学习资料,并可与任课教师进行在线讨论。课程组有一名教师专门负责网络教学资源维护与更新,保证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应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并应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起到示范与辐射推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3]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4]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5]黄崇本.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J].职教论坛,2007,(6).
  作者简介:
  王秀娟(1970—),女,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