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等

作者:佚名




  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当按照“三要素模式”来构建:(1)“术学型”学科队伍。“术学”不同于“学术”。“术学型”教师应当区别于我们通常所讲的“学术型”教师,他们应当是既精于学术研究,又善于指导实践,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开展专业实践的复合型教师。概括而言,“术学型”教师有两个层次,即“技师”﹢“经师”。(2)应用型“双高”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双高”人才,概括而言,即“高学历”﹢“高技能”。(3)“双元制”学科平台。“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平台建设可以借鉴“双元制”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根据社会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与科技项目开发。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九期周明星,马美,刘晓《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内涵、内容与内功》
  
  关于教育行动研究
  
  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品质的一个有效途径。(1)研究主体:高职教育工作者成为研究者;(2)研究客体:侧重于高职中观和微观问题的研究;(3)研究重点:基于高职院校的校本行动研究;(4)研究思路:对高职现实问题进行反思性合作研究;(5)研究目的:为改进高职教育教学行动而研究。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九期杨林生,牟惠康《以行动研究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品质》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现代职业资格制度应具备以下特征:(1)以影响为导向;(2)关注处于某一问题情境中的能力;(3)模块化的资格结构;(4)能够进行科学的评估、控制和管理。其中,科学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是职业资格权威性和认可度的保证。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四期赵志群《对我国制造业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应当从如下方面进行改善:(1)学科布局:由“政策导向”转为“需求导向”。首先,要平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博士点的区域分布;其次,应当适当增加理工科院校、农林类院校学位点的数量。(2)研究方向:由“大同小异”转为“特色研究”。这种特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本质特色;二是地方特色;三是校本特色。(3)毕业论文:由“散乱选题”转为“聚合研究”。应注重“四个结合”,其一,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其二,国际研究与本土研究相结合;其三,本体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其四,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4)课程设置:由“学科导向”转为“实践导向”。 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课程设计的逻辑核心应当是工作实践,应当从工作结构而不是学科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框架。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七期刘晓,马美,蔡林《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关于中职教育成本分担
  
  要完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应采取如下对策:(1)科学核算教育成本,合理制定学费标准。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中,私人分担的部分及学费最高不该高于高等教育学费25%的标准,建议控制在年生均教育成本的20%以内。(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确保中职稳定发展。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上也是不能“缺位”的,而且至少要负担教育成本的60%左右。(3)创造条件吸引投资,加快民办中职发展。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和私人资本,加快民办中职发展,不失为一条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途径。(4)积极加强立法工作,鼓励社会捐资办学。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捐赠很少,主要是由于我国对社会捐赠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不够完善与规范。(5)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促进企业分担成本。除《职业教育法》规定的企业承担职业教育成本的提取方式和比例外,还应制定企业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政策。(6)关怀中职贫困学生,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如高等职业教育那样形成一整套由“奖、贷、勤、免、助”组成的完整的资助体系。
  摘自《职教通讯》2008年第三期许丽平《我国中职教育实施成本分的依据、现状及对策》
  
  关于创造性人格培养
  
  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是随意的,而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综合已有的大量的研究,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应该遵循如下五条原则:(1)早期教育的原则;(2)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原则;(3)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原则;(4)主体性原则;(5)社会性原则。
  摘自《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第五期蒋慧新《职校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关于“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奥伯格首次提出的,被专门用以说明一个人初次进入到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全新文化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按照奥伯格的理论,“文化休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蜜月阶段(兴奋阶段)、沮丧阶段(休克阶段)、恢复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形式。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也日渐扩展,人在面对新的文化环境时,必然会遭遇“文化休克”的问题。遭遇“文化休克”会有六方面的表现:(1)由于不断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而引起的疲惫;(2)由于失去朋友、地位等而引起的失落感;(3)不能接受属于新文化的成员或者(以及)被这些成员拒之门外;(4)在角色、对角色的期望、价值观念、感情和自我认同方面感受到的混乱;(5)在觉察到文化差异后感到的惊奇、焦虑甚至厌恶和气愤;(6)由于不断应付新环境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高校教育不仅应正视“文化休克”问题的存在,引领学生尽快适应,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具有开放、多元的文化观念和意识,理解和接纳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提高学生面对新文化的适应能力。
  摘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一期徐隽《文化休克: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
  
  关于学校特色
  
  特色学校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它的形成机制概括起来就是:(1)一种意识。即创新意识,办学特色的核心就是创新,有了“新”才有“特”;(2)两类分析。是指环境分析和学校需求与能力分析。(3)三个阶段。是指选择和孕育、组织和发展、完善和巩固阶段。选择和孕育阶段是学校特色建立的初始阶段,组织和发展阶段是特色项目的探索、落实过程,完善和巩固是办学特色形成的最后阶段。
  摘自《学校品牌》2008年第三期卢冬梅《特色学校的形成机制》
  (逸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