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中职立体几何教学应注重知识应用
作者:陈 燕
关键词:中职;立体几何;知识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重点不是力求把知识表达得一清二楚,而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组织实训,知识和理论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中职立体几何教学也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能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从而达到课改所提倡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效实现。
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动手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利用实验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例1实验课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实验目的:探究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实验用品:一张三角形的纸片。实验步骤:(1)在纸片△ABC中,过A作AD⊥BC于D;(2)沿 AD把纸片△ABC翻折成一个二面角;(3)把翻折后的纸片中的BD,CD放在桌面上,如图1所示,提出以下问题:(a)翻折后的纸片中,AD与BD,AD与CD有何位置关系?(b)AD与桌面又有何位置关系?(c)要保证AD与桌面垂直,需要AD满足什么条件?(4)若AD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则AD垂直于平面吗?
由于中职数学课本不要求证明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要求直观感知,因而,安排学生动手实验,讨论交流,便于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实验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善于运用对比和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职生学习数学不仅要以数学为工具,为专业知识服务,更需要通过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
例2在讲解二面角这节内容时,可以首先与初中所学的角的定义作对比,让学生联想并归纳二面角的定义;接着让学生自己寻求二面角的度量方法。联想到两异面直线所成角和斜线与平面所成角都是把空间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平面角度量,进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二面角里寻找两条相交直线以此度量二面角的大小。学生在找两条相交直线时,往往是在二面角内任意寻找的,因此教师此时要注意引导,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层层推进:(1)两条相交直线,交点放在哪里?(2)两条相交直线落在不同的平面内,此时所成的角唯一吗?(3)如何使找出的角唯一(联想平面几何中过直线上一点唯一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定理)?(4)寻找的这两条相交直线位置有什么要求?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采用联想、类比等思想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教师适时点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种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是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该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将为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活”的数学
数学与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生活处处涉及数学知识,立体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是与机械、建筑专业等联系密切。教师要善于把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使立体几何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专业领域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立体几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3在学习球时,学生往往记不住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而采用黑板演示例子让学生反复记忆计算方法,又使学生觉得枯燥,因此,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拿来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实物,让学生通过测量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提高,在寓教于乐中轻松获得了知识。
立体几何在机械专业的应用尤其广泛,针对这一特点,可带学生到车间参观用数控车床做出的立体几何模型。一只只酒杯,一个个六角螺帽,这些模型让他们感到立体图形无处不在,看得见,摸得着,真实有用。
改革立体几何传统考核模式
中职生擅长动手操作,精于手工制作,而对坐在教室做一份满是题目的试卷则十分反感,这一现象令中职教师感到头痛。为此,改革传统的试卷考核模式迫在眉睫。基于立体几何与现实生活、生产密切联系这一特点,笔者认为改试卷考核方式为实验报告方式是一项切实可行的途径。例如,考核立体几何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动手做圆锥、圆柱、圆台,并计算出所做工件的面积和体积;也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借助于测角器、皮尺等工具计算旗杆的高度或墙面上面砖的块数等。这种新型的考核方式使数学评价趋于合理,有利于把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体现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总之,立体几何教学只有结合实际,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才有利于学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娄小力.谈新课标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途径[J].数学通讯,2007,(15).
[2]杨秀琴.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新课程评价标准[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作者简介:
陈燕,女,江苏省海门职教中心校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职数学教育。(本栏责任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