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宁夏高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鲁琳雯 闫 宁




  摘要:宁夏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宁夏的高职院校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布局调整,但高职教育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其中,高职教育力量薄弱、师资缺乏、教师培训、专业设置等是最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必须妥善加以解决。
  关键词:宁夏;高职教育;教育集团;师资建设;专业设置
  
  宁夏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宁夏高职院校的布局调整是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根据宁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的精神,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能源化工、机械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服务业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相适应的产业体系。
  2000年,我区共有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20所,其中普通中专25所,成人中专32所(含教师进修学校14所),技工学校33所,职业中学30所。经过整合,目前全区共有各类职业院校42所,其中高职院校有吴忠职业技术学院、宁夏石嘴山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共8所。新建的高职院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初步改变了自治区中职教育布点多,高职教育布点少且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使教育资源得到较合理的整合。
  虽然经过整合后的高职院校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初步改观,但制约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首先,高职教育仍然十分薄弱,没有形成集团优势,不能适应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硬件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但涉及实验、实训设备的现代化,由于设备更新周期长,加上设备老化,所需投入很大,大部分仍然需要国家和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企业有效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高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学生招生与就业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其次,部分专业设置与产业调整的要求不相符合。以装备制造业的数控车床为例,宁夏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数控车床,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件配置、加工制造与系统集成的能力和水平。宁夏目前的共享铸钢、小巨人机床、大河机床等规模以上的机械制造企业已经达到15家,数控机床的产品产量居西北第一,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企业所需的是从事机床制造的人才和熟练工人,然而宁夏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设置与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用数控车床的技能型人才。由于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不强,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车床加工与使用的企业多而宁夏少,致使培养的人才大量外流。其他特色与优势产业在高职院校设置相关专业的也很少,企业对从业者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数量以及教师缺乏等是主要原因。
  再次,师资缺乏。新专业的师资缺乏,与产业调整相适应的新专业的师资基本上都是外聘的,在对老专业改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师同样缺乏。教师引进受到指标、待遇等问题制约,教师培训也因为经费、体制等原因不能确保。完善师资培训体制,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当前宁夏高职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之一。
  
  宁夏高职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引导,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就业、服务外包基地
  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与职业教育自身改革的深化,职教集团化办学已得到充分肯定。从职教集团的内涵上看,职教集团由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等既自主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形成院校之间、校企之间互补的横向联结与人才培养链上的纵向链接。在宁夏正在建设的高职院校共享性实训基地项目中,由政府引导,为职教集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组建高职教育集团,根据产业调整重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一系列政策机制真正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且向纵深发展,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目前,能源化工、生物发酵及医药、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机械电气制造、新材料、羊绒形成了“一强五优”产业,银川市“一强五优”规模以上企业就有151家。随着产业调整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参照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努力打造学生校外实习、就业、服务的外包基地,形成人才实习、实训、素质拓展、技术支持、业界交流、就业、外包承接与转移的多功能平台。
  (二)多渠道引进师资,完善教师培训体制,提高教师素质
  高水平的师资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素质的真正提高要落实到教学中,一方面应体现在由原来的学科导向转向行动过程导向,让学生通过动手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体会其中包含的技能、协作等多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应体现在教学改革步入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以前接触甚少的领域。
  长期以来,专业师资缺乏、教师来源单一是困扰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培养目标实现的最为现实的因素之一。当前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有专门培训、行业培训及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的实践锻炼。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全国紧缺专业人员计划”由自治区分配到各高职院校的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各高职院校组织参加教育部的高职高专培训,因经费由学校承担,年度培训教师的名额也是有限的,只能限定在紧缺与重点专业的少数骨干教师,多数教师的培训在制度上难以确保。而教师到企业的实践锻炼也因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费难以落实、企业不积极等原因难以保障。
  对外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也是当务之急。教师师范性的缺失在当前普遍关注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加大的危险,专业教师懂专业,却不懂教育教学,教学效率低,针对职教教师的岗前培训与教师资格准入体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应多渠道引进师资,可以不拘一格地到企业、区内外高校、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招聘或网上招聘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参加过区内外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并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生也可以引进。
  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职教教师素质工程,应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学校与个人合理分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尽快对所有职教师资进行轮训,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应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设立教育培训基地,共同开发能力标准与评价工具,使教师培训更有针对性。还应设立职教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检查评估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设置符合宁夏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与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专业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产业结构实际。当前,宁夏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根据宁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的精神,到2010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应为8︰52︰40,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工业强区策略;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产业调整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要主动出击,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计划与目标。开办专业、调整专业方向与重新布局要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劳动力市场调研以及生源市场调研,在进行行业、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宁夏的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培养目标定位与专业方案设计,请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可行性论证,依据我区高职指导性专业目录规范专业名称,进行开办(调整)专业申报,获得批准后确定专业设置。然后进行专业遴选与优化组合,基于产业与行业调整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结构与布局,可以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新建基于行业与产业的高职院校,根据需求规模可大可小;对于具有我区特色优势、辐射面大、影响力大的专业可以考虑单独设置高职院校,也可以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增设相关专业,节约教育资源,避免浪费,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学校规模,促进宁夏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专业建设与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应引入质量标准体系。
  高职教育发展所涉及的内容关乎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发展的眼光看,组建职教集团,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良性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界的共识。
  
  参考文献:
  [1]闫宁,张轶炳.构建有特色的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J].中国科学教育,2006,(23).
  [2]闫宁,卜晓苑.优化宁夏高职学校布局调整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J].职业技术,2006,(1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鲁琳雯,女,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闫宁,男,硕士,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