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作者:延 霞




  摘要: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形式。文章重点讨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订单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几年来坚持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与多家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在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成功地解决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人才。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院校
  自身基本条件问题
  
  (一)现有课程体系不能满足“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
  近年来,课程体系改革一直是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仍有学科教育模式的痕迹,我院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改革途径,每年派出大量教师进行行业调查,召开各种行业专家论证会,不断修改课程体系设计,力求培养出符合行业和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但是,在与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时发现,我们制定的课程体系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因为院校制定的课程体系往往是一种标准化的课程体系,贴近整个行业的要求,但不能满足企业的一些特殊要求。例如,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在与高阳科技公司进行合作时发现,高阳科技公司需要一批软件开发人才开发和维护该公司的银行管理系统,该系统运行在大型机上。而我们培养的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编程能力,但既没有在大型机的环境中进行过编程训练,也不具备基础的银行知识(例如会计学),不能胜任工作。因此,在和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合作时,首先就要解决学校现有课程体系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问题。
  解决方案: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课程体系。
  “订单式”培养的课程体系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课程设置应考虑三个原则:应考虑到本行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方向要在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应满足“订单式”工作岗位的需要,保证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过渡”;要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不能仅仅包含“订单式”企业的工作岗位所需技能,还要考虑学生在本专业领域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应首先划分几个大的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等国家要求的共性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帮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专业英语、数据结构等;专业技能课程以“订单”企业要求的核心技能为主对学生进行专项培养;选修课程则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也可以安排一些学生会用到的非专业课程。例如,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在与高阳科技公司合作时,为了满足公司对“订单式”人才的要求,为学生开设了部分“会计学”课程作为选修内容。
  (二)学院已有师资力量不能满足“订单式”人才教育要求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没有合格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平均学历水平越来越高,在经济状况较好地区的高职院校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已经占了很大比例,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没有问题。事实上,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事业对专业教师有着特殊的要求。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对于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师来说,还要求教师对企业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对技术和生产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心中有数,这样教学活动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真正能达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并不多。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效果打了折扣。
  解决方案:内部培养与外部聘用相结合,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内部培养。在已有专业教师中,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是简单地为专业教师提供机会参与短期技能培训并获得一些技能证书,更主要的是为专业教师提供进入本行业企业深入学习的机会,帮助专业教师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实际参与企业生产,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我院在与企业开展“订单”合作时,与企业协议派遣部分教师到企业中工作3个月至半年,完成师资培训。(2)外部聘用。直接从“订单”培养的合作企业引进专业生产人员任“订单班”的一线教师。我院已明确规定,企业外聘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例要达到三分之一。
  (三)教学管理制度落后,不能根据合作过程的实际情况灵活管理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因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因素的限制或需求,“订单式”教育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时具有其特殊性。例如,由于“订单”的时间长短不同,有的“订单班”是从大一开始,有的是从大三开始,不同“订单班”学生的课程会有所不同。有时,由于企业的发展,对“订单”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要求也有变化,在合作中途要求增加某项新技术的教学。另外,“订单班”的学生应尽可能地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而这需要与企业的生产情况相配合,往往不能预定。按照传统上严格的教学管理办法,势必会影响“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完全依照企业要求,又会导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
  解决方案:配合学校的学分制管理办法,采取灵活的学制,灵活地开设课程和考试等应对措施,适应“订单班”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例如学生的企业实习与部分在校课程发生冲突时,可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申请实习学分顶某些相关课程的学分、申请免听不免考,或者由学校统一把某些课程的上课时间调整到晚上或周末等,帮助学生完成必修的课程,顺利毕业。
  (四)没有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
  企业愿意接受“订单班”的学生,主要是看重他们的动手能力,希望他们毕业后能直接胜任岗位工作。高职院校自己的实践教学环境通常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有比较大的差别,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过渡”。而高职院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提供模拟各种企业生产环境的实践基地。
  解决方案:与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基地。例如,我院在与高阳科技公司进行“订单式”合作时,高阳科技公司提供了价值上百万元的大型机设备,与我院共建了大型机编码实验室。
  
  影响“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的
  外部因素与解决方法
  
  (一)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兴趣不高
  目前,我国总体上就业市场疲软,人才的相对过剩普遍。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对人才具有较大的挑选余地,因此,企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的热情不高。另外,高职院校没有良好的渠道和平台与企业进行沟通,开展合作,“订单”存在较大的偶然性,所以无法大量开展。
  解决方案:首先要积极拓宽门路,寻找更多与企业联系的途径,创造合作机会,同时,要从企业角度考虑,保证企业可以从“订单”培养中获得实际利益。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不能被动地等用人单位上门寻求合作,而是要主动出击,寻找各种方式与企业进行合作。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一直与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和计算机行业协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年都邀请协会的专家来为师生做报告,聘请软件行业协会的专家作为外聘专业教师,聘请专家做学术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指导专业建设。通过行业协会,我院与深圳市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有的是共建实验室,有的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成功地与几家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与企业合作最重要的是让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合作持续进行下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企业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有效地节约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开支。只要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帮助企业节约用人成本,那么这种“订单式”合作就会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和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