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基于《PLC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电类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李权康




  摘要:为了适应定单式培养模式,根据用人单位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对《PLC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电类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提出课程内容案例化和课程结构模块化的课程建设及活性评价方式。
  关键词:PLC技术应用;课程内容案例化;课程结构模块化;活性评价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差异在于智力类型方面而不是智力水平方面,他们是一群具有特殊智力倾向的群体。鉴于此,我们可以采用有效方法(狭义的文化课除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教学改革的总体原则是:以就业教育为导向,充分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学习特殊性,体现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为何选择《PLC技术应用》为核心课程改革电类专业教学
  
  目前,专业理论教学的内容多是对大学学科理论教学进行的教学简化,教材则是大学对应专业教材的缩水版,学生学到的多为一些带有基础学科性质的概念、原理和公式,缺乏所需要的数学基础与实验方法。而人们又想当然地认为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能为掌握新技术、胜任新岗位提供保障,于是电类课程包括电子通讯、数字计算、自动控制与测量等学科,与职业活动过程失去了直接联系,其内容成为非职业性的科学或技术。
  而在企业生产中,电子电气技术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内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生产活动或服务活动,它来源于“能工巧匠”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更加注意技术与工作活动的关系。如有些家电厂商在维修人员培训中很少关心学员是否掌握基础的电类知识,而只片面强调查找和排除故障的实际技能技巧。
  为此,《PLC技术应用》课程打破了常规编程语言,采用直观的梯形图编程和其他更为直观的编程手段。这样,编程难度大为降低,效率成倍提高,学生爱学,教师易教。另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LC仿真软件成熟易用,来自网络的资源丰富,逐渐形成开放式交流学习方式。加之我校的PLC实验实习设施较为先进和完善,于是,我校在电类专业和机电专业的教学中开设了《PLC技术应用》这一重要课程。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系统的实际操作训练,熟练掌握有关PLC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PLC应用设计能力。由于《PLC技术应用》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的基础知识较多,所以我们把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
  
  《PLC技术应用》课程内容案例化和课程结构模块化
  
  (一)课程内容案例化
  课程内容案例化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设计,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保证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始终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的逻辑,具体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学习单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在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具体的专业和职业知识及技能并积累经验;通过抽象思维和处理综合性问题,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反思,最终获得控制工作过程的能力,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在内的职业能力。
  例如,要求设计一条对物料进行材质辨别、分拣及统计的生产线系统。系统由供料机构、气动机械手、交流变频皮带输送线、物料辨别传感器、物料分拣气缸、PLC模块、变频器模块、电源模块、按钮指示灯模块等组成。
  在系统运行的工作条件中,其中一项是对工件进行物料辨别、分拣的过程。如供料盘连续提供的5个物料都是金属件和非金属件有规律的交错排列,则指示灯HL4亮;如供料盘连续提供的5个物料都是2个金属件和1个非金属件有的规律交错排列,则指示灯HL5亮;如供料盘连续提供的5个物料都是1个金属件和2个非金属件有规律的交错排列,则指示灯HL6亮;当连续3个工件都为金属件或非金属件时,则指示灯HL4、HL5和HL6全亮。
  具体做法为:将全班43名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安排两名实习指导教师。教师布置好任务,介绍工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在设计时,教师并不讲解新的知识点、方法、技巧等。最后,全班检查演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物料排列顺序的统计提出三种不同的编程方案(如图1、2、3)。通过交流,学生提高了实际编程能力。
  课程内容案例化应满足如下条件:(1)通过若干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该职业相应的从业能力和职业资格。(2)每一个教学案例都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一定量的理论知识。(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经营行为有直接关系。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学习的机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由学生自己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学生应自己处理在实际项目中出现的问题。(4)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5)一个案例结束后,师生共同评价工作成果和学习方法。
  (二)课程结构模块化
  课程结构模块化是将课程设计成相对独立的模块,使得教学内容便于组合;能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大大增强课程的适用性,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的各类学生的需要。
  第一,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职业基础知识后,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例如我校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志愿,将三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编成诸如“海川”班、“富华”班、“东菱”班等以企业冠名的班级。这些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够成为对应企业的员工。
  第二,在安排课程计划时应安排一个基础教学阶段,主要学习相关职业群的通用性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今后在大类范围内开发新专业时只对专业教学模块作出修订即可,从而缩短新专业的开发周期,提高效率,适应市场需要。
  第四,课程结构模块化教学计划应充分体现课程综合化设置等要求,有助于全面推行学分制管理。
  另外,在评价方式方面,应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根据课程目标,突出对学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改变过去单一终结性评价和以客观试题为主,单纯考核知识的评价方式,实行以应用能力为主,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自评与他评有机结合,分层次、多元化的活性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梁耀华.电工新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常斗南.可编程序控制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李权康(1965—),男,广东顺德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等职业学校的电类课程教学。(本文责任编辑:王丽)
  (本栏责任编辑: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