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现代教学论思想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王宝平




  摘要: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把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非智力因素培养、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等现代教学思想运用到篮球课教学中,以提高高校篮球教学质量及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篮球教学;现代教学论;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篮球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高校学生“篮球基础差,课时数少”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及效果是摆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现代教学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的科学体系,是研究现代教学规律的科学。因此,把现代教学论思想应用到篮球教学中,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完成篮球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思想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等紧密联系。
  现以篮球基本技术中的运球教学为例加以说明。运球动作分高运球、低运球、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转身运球、背后变向运球、胯下运球等。学生对运球技术中的精华——高运球、低运球的技术要领都能倒背如流,而对其他运球技术可能就不甚了了。运球技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按拍球的部位、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等几个技术环节组成。只要把高运球、低运球技术掌握好了,把握运球技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善于总结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其他传球技术难题也就迎刃而解。同样,其他篮球技术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出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分清主次,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抓住篮球技术教学中的精华,以主带次,把重点与一般动作结合起来,保证重要的基本技术得到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融会贯通的程度。学生只要熟练地掌握了基本动作规范,就能更好地去组合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特别是在当前学生篮球基础差、课时数少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切忌面面俱到,否则事倍功半,最后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知半解的东西。因此,教学方法要始终坚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狠抓基本技术训练,贯彻少而精以及精讲多练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具备不同篮球基础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措施。对于那些篮球基础好且具有良好天赋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更重要的是应采取措施来精心培养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例如加强个别指导,布置特殊作业,推荐到系或校篮球队参加集训,尽量为他们提供施展篮球才华的空间等。对于篮球基础差的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个性心理活动特点,分析造成基础差的原因,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另外,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处于发展过程的学生可塑性很大,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关怀下,某一方面的短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的。
  (二)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
  篮球教学是将篮球作为一种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作风意志、行为规范、思维方式、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等全面教育的过程。运动技术的培养和提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诱导和促使学生打篮球,让学生用篮球健身娱乐,陶冶情操,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三)练习要求弹性化
  篮球教学贯穿以人为本的理论有许多体现形式。运动量与技术动作是学生在篮球课中以身体运动的方式所表现出的两大要素。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学生基础的差异性,运动量的安排和技术动作的要求要想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具有比以往更大的弹性。
  (四)练习手段娱乐化、健身化
  娱乐与健身是体育活动的两大功能。快乐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练习和锻炼,进一步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身以及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目的。学生人数剧增,水平不一,在此情况下还要使教学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实际上是对练习手段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篮球教学的娱乐性和健身性主要是通过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的练习方法手段来实现的。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影响认知过程的一切心理因素,具体包括兴趣、情感、意志及人格特征等,是以动机为核心来调节学习活动的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促进人的学习、工作和训练的动力。在篮球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能培养学生的篮球参与意识、篮球文化素养、篮球兴趣及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提高求知欲,从而提高篮球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是智力发展的可靠保证和必要条件。培养非智力因素对于智力水平不同的各类学生都有现实意义,是关系教育教学成绩大小的重要问题。在篮球课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篮球技术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差,积极性不高,甚至对教学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如将学生分为运动比赛型、组织型、理论裁判型等,使学生认识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扬长避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加强正确的引导,采取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竞争,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篮球教学不应只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作为唯一目的,还必须把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当作一项任务来抓。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强烈冲击着传统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有了重大改变,而且在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上也产生了重大突破,从而引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体育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多方式、多渠道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挑战,更是体育教学迈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对于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建立新的体育教学理论以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篮球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很多优势。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应当运用电视、录像、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其形象生动的鲜明特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与表现手段正在不断地改善着人们的认知环境。科研结果表明,同一份材料,纯听觉或纯视觉只能帮助记忆60%~70%的内容,而视、听兼用则能记忆90%的内容。篮球教学就是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视听技术的形象和直观的效果,使枯燥抽象的篮球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另外,多媒体技术便于学生分析和掌握动作,它完全打破了传统体育示范的局限性,有利于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通过观看图形或动画演示篮球技术动作的过程,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动作要领。对于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复杂的技术可以反复播放,让学生仔细揣测动作的重点、难点、技术原理及运动规律,从而提高篮球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彭敏.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62-65.
  [2]孙民治,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王宝平(1963—),男,天津市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
  (本栏责任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