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关连成 陈素玲 周亚慧




  摘要:高等院校应从学生、教师、管理三个方面探究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控,科学规范答辩程序,以此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质量监控体系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完基础课与专业课后,毕业前的一次知识技能综合考核,对加强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并没有像平时课堂教学那样受到重视,致使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管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调查与总结,发现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学生与教师思想上不重视,管理过程上不规范。
  (一)学生方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受到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这是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且时间较短,多数学生忙于找工作,无心做毕业论文(设计),而是应付了事。于是对毕业论文(设计)马虎应付,根本不去调查研究,有些学生则从网上或杂志上找材料,东拼西凑,甚至抄袭。
  专业知识学习不扎实,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调查发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这是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扎实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现今的考试偏重于记忆,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与综合能力的考查较少。这样,学生在做毕业论文(设计)时,往往由于专业知识不精和能力缺乏而导致论文没有深度,设计没有新意,只是照搬别人的观点和成果。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较差反映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表现为语言基本功差、句子不通、错别字多、外语水平低、外文阅读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等,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写作格式都不懂。
  选题不科学有些学生选题过大,超出了本科生的研究范围;有些学生选题过窄,无法开展研究;有些学生的选题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或根本与专业无关;有些学生选题陈旧,缺乏创新。另外,纯理论性的选题过多,生产实践性的选题较少,导致文科生不会搞社会调查,理科生不会做实验分析。
  (二)教师方面
  教师认识上的偏颇许多指导教师在思想上同样不重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有些教师认为,毕业生找工作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重要事情,如果不让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似乎不近人情;有些教师认为,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不能怠慢,而本科生只要求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让他们体验一下写毕业论文的感觉就可以了,至于论文(设计)的质量则无关紧要。于是有些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高,把关不严,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
  指导教师所带学生人数过多由于大量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猛增,指导教师人数不够,一位指导教师带数名学生甚至十多名学生的现象是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指导教师的水平多高,责任心多强,但精力有限,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指导十几名学生,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可想而知。
  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不可否认,有些指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很少参加社会生产实践,实践经验较少,缺乏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素质和能力。此外,还有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表现为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只是等待学生来找,学生不来找就不管不问;对学生提交的论文是否符合要求也不予理会,或只修改一遍,没有经过反复修改的过程;答辩时则对自己指导的学生给人情分,如此等等。
  (三)管理方面
  管理制度不完善尽管院、系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上有一套管理规定,但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特别是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论文的成绩评定,多缺乏明确的标准与考核指标,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管理制度未能真正落到实处院、系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布置上要求严格,但缺乏认真检查,缺乏督促教师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论文审阅的相关机制,致使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于形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学生不按规定选题或选择与本专业毫不相关的课题、学生论文质量很差但仍能及格等现象时有发生。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策略
  针对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加强和改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学生、教师与管理者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不但是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阅,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科研、独立工作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也是学生最初开展科研工作的尝试。从院、系、教研室到教师,要对毕业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学生从思想上端正态度,充分重视。
  优化选题,提早介入毕业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首要环节,选题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应抓住这个环节,采取措施,规范选题。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应实行双向选择,既可以导师选学生,也可以学生选导师。选题不宜过大,应与本专业有一定的联系,提倡“真刀真枪”,真题真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避免选题雷同、重复,应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的学校提出“早介入、兼实做、出精品”的做法,值得借鉴。
  严格审查指导教师资格,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队伍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应由具备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也可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与学术经验的相关行业的科技人员兼任,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不得超过规定数量。此外,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
  强化过程管理,构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监控体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项时间长、程序多的系统教学工程,精心组织与严格管理是搞好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保障。首先,学校要根据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个环节制定完善、科学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理顺院、系、教研室的关系,明确导师职责。其次,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各系应对选题、编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过程记录、毕业论文预审等重要环节进行检查,并了解学生与指导教师的见面次数、指导内容、工作态度、学习态度与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再次,学校应组织有关专家对各系已经完成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查,以便客观地评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为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院、系应建立稳定的校内外毕业实习基地,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场地条件与实验条件。
  科学规范答辩程序,严格执行评分制度为确保答辩成绩的客观性,可把答辩过程分为指导教师指导、评阅教师审评、论文答辩等三个环节,并为每个环节设计一个评分表格,即《指导教师评分用表》、《评阅人评分用表》和《答辩小组评分用表》。其中,《指导教师评分用表》的评分内容包括工作态度、选题意义、课题工作量、创新能力、材料选择及组织能力、论文结构框架、基础理论运用及分析能力、论文的学术水平、外文翻译质量、论文完成情况等十个方面;《评阅人评分用表》的评分内容包括选题意义、论文难度、结构框架、资料使用、论述正确性、基础理论知识、文字表达、综合运用能力、论文学术水平、外文翻译质量及论文撰写质量等十个方面;《答辩小组评分用表》的评分内容包括论文选题、论文难度及工作量、答辩语言表述、回答问题圆满程度、论文思路、基础知识运用、相关知识面、对论文所涉及问题的理解程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论文撰写质量等十个方面。这三个环节的成绩所占总分的比例依次为30%、30%和40%。为了杜绝人情分,有的学校明确规定,指导教师不得参与自带毕业生的答辩过程。笔者认为,这一做法对确保答辩成绩的客观性可起到很好的作用。为了做到奖优罚劣,对不合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不予通过,使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在真正意义上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对优秀的论文可以推荐发表,对学生、指导教师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录用。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既要使管理者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又要使学生端正严谨治学的态度,还要使教师严格而细心地指导;既要让管理部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又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还要加大过程监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监促改,以控促建,使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小雪.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质量与绩效评价[J].教育探索,2004,(8):73-74.
  [2]宋满仓.工程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评价系统[J].理工高教研究,2002,(5):86-87.
  [3]张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及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05,(1):104-105.
  作者简介:
  关连成(1962—),男,硕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