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观照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作者:孙津津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不在办学形式、招生对象上,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上。它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运作的实用人才。”①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然而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仍然处于“本科压缩型”的状态,在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沿袭旧的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解读
“理性”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但东西方哲学家对“理性”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笔者采用文兵先生在《理性:传统与重建》一书中对理性的定义,他认为理性是“人类所特有的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一般本质和必然联系并根据这种认识和把握去指导实践、规范自身的能力”。②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③也就是说,人们把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应用于追求终极的价值目标而不考虑任何功利性质。工具理性是与价值理性相对的概念,工具理性也称技术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④也就是说,持工具理性的人重视的是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以及行为的最大利益和功效。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是西方理性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技术理性主义文化理念。
高职院校课程存在的弊端及诱因
高职院校课程是指高职院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及其组合方式,包括显性课程(教学计划规定的必须学习的课程和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除教学活动之外的所有的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市场应变能力的重要指标。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对知识的要求是够用(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和实用(合格就上岗,上岗就能用)。
我国的高职院校是由地方职业大学、成人高校、专科学校、大学二级学院以及中专学校升格等途径发展起来的,“‘高等’特征不足,‘职业’特征落后,其‘外延’超前跨越,而‘内涵’建设滞后。”⑤在课程方面上表现出明显的弊端。
一是学科中心课程模式。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编排课程与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缺少学与用的有效结合,容易导致被动学习。
二是陈旧落后、千篇一律的课程内容。教材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知识、技术的日新月异无法通过课本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有的甚至是已被淘汰了的技术,实用性不强。同时,课程内容未能因地制宜,没有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忽视了地区的差异性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差异性。
三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结构。高职院校比较流行的是“三段式”课程结构,即初期以基础课为主,中期以专业基础课为主,后期以专业课为主,而且基础课的内容对高职学生而言显得过深过难。过分地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偏离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虽然课程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也已经迈出了行动的步伐,但是收效甚微,导致高职教育质量一直难上新台阶。
从根本上说,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指导思想上存在误区。
首先,缺乏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特殊性的认识。职业性、人民性、社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为依据,坚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专才、实干家,并不是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培养全才通才,更不是培养理论家。
其次,缺乏对高职教育理念的理解。从根本上讲,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而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盲目升格、跟风办专业的现象十分突出,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课程仅占很小一部分,忽视了学生的需求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次,缺乏正确课程观的指导。传统观念认为“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因此,教学往往仅限于显性的课堂教学,而忽视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教学。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通,深化高职课程改革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价值理性因具有明确的目的合理性与终极关怀性而受到提倡,工具理性因容易导致人的物化、单面化与异化,曾一度遭到如法兰克福学派等众多理论家的批判。这是因为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实践日益陷入技术崇拜与工具理性崇拜的误区,将工具理性唯一化、绝对化,导致人的性格扭曲与主体性失落。因此,只有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加以整合融通,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类的实践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因此,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品质与内在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清楚的头脑与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愈加突出,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不能排斥对社会的主动适应。提倡工具理性并不等于“工具论”,也不是提倡功利主义,而是要在价值理论的指导下,将工具理性作为实现预期价值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技术与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的养成。社会的发展需要改变重“才”不重“人”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映在公共课程上,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成为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的首要课程,对英语的学习应贯彻始终,计算机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分层次教学,语文学习应该集欣赏与积累于一体。
其次,应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课程应将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生命线。要提高实践课的比重,实践课时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左右,使实践课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再次,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工学结合。学校要加强市场调研力度,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从而指导专业与课程设置。同时应通过企业与学校的互动合作,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课程开发,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教学工作,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最后,应加强本土教材的研究开发。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不能照搬照抄。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教材。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应该对立,两者应统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否则就会陷入人才培养的误区。
注释:
①蒋琪瑛,涂明,董大奎.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1998,(7).
②文兵.理性:传统与重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③④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远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⑤董爱国.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北职教,2007,(1).
作者简介:
孙津津(1982—),女,湖北枝江人,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