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六方合作+保险”模式下的农村职校养殖专业课程改革

作者:戴晓刚




  
  紧密结合生产,按模块组织实践教学
  
  紧密结合生产安排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每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特别是联系生产实际的教学,让教学服务于生产,生产支持教学。我们采取了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生产实际教学几种实践教学手段,既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又解决了生产问题。为使教学与农时同步,教师还根据农时调整教学内容,便于将学生带到生产第一线,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模块组织实践教学专业课程体系决定培养对象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结构决定培养对象的专业技能结构。因此,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素质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与行业生产实际合拍,将决定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率。我们紧跟养殖行业的发展,按照“宽基础、活模块”的要求,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及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素质结构,使之与养殖行业的发展同步,例如,“养殖基础”课以猪、羊、鸡等畜禽生理解剖为主线,把原课程体系中畜禽疾病防治的病理、药理、诊疗技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基础知识与畜禽解剖生理、畜禽繁育进行综合,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调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把畜禽的解剖、生理、药理、疾病防治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畜禽养殖技术”课则以主要畜禽类别设计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以一种畜禽生产环节的操作规程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其生产过程(包括场址选择与设计、投资预算、各个关键的生产技术环节、防疫保健、畜禽产品加工销售)。这样也突出了“活模块”的活和专,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最终形成较强职业岗位操作能力。
  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养殖专业实践教学中采用先学后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虚拟现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任务驱动,强化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养殖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实效。根据养殖专业的特点,采用“能力模块教学”、“创业小组教学”、“顶岗教学”和“产教结合教学”等形式,实现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上述改革措施实施后,我校2007届养殖专业毕业生理论课考试合格率为100%;所有课程的专业技能等级考核,通过率为100%;一次性就业率为98.8%;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评价很高,其中被评价为优秀的学生占70%;毕业生对在校学习期间的主干课程、实验、校内外实习实训等教学过程评价很高,普遍认为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对培养自己走上社会后的实践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建华.猪的生产与经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教学指导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巴州区畜牧食品局.资阳市“六方合作”报告[R/OL].(2007-03-28).http://dzzw.chinacitygov.net/gov_newshow.asp?newsid=6834 &id=60473.
  [4]凌云,李尚群,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与实践[R/OL].[2007-10-20].http://www.buu.edu.cn/home/05cg/webpage/zccl/gasolin/2/2.1.doc.doc.
  作者简介:
  戴晓刚(1957—),男,四川省安岳县教育局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与养殖专业教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