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新建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万伟平 李 森




  摘要:新建高职院校应确立办学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建设与创新,开展特色办学,注重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发展战略
  
  为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地新建了许多高职院校。如何在办学资源有限、办学经验不足的条件下,使新建高职院校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笔者拟从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三个层面对新建高职院校的一般性发展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确立理念,科学规划
  
  创建高职院校首先要确立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应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评价为标准。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是构成办学理念不可或缺的要素。“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两个为主”的教育理念,即教育以育人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特色办学”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一是要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特色办学,二是要将特色办学理念贯穿到从运行机制(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到管理体制的整个办学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要求从高职教育自身出发,教育资源要与办学规模相匹配,不可盲目进行外延扩张,应注重加强内涵建设。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紧紧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建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跨越式发展,制定具有科学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战略规划的制定应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要研究国内外同类学校的发展轨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趋势及人口背景等问题;要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关系;要研究新建高职院校所需的办学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与实现的可能性问题;要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要借鉴先进经验,谋求跨越式发展。制定发展规划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的关系;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的关系。要以内涵发展促外延建设;要先量力而行再适度超前;要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可以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自身内部状况与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充分识别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类型的、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发展规划。
  
  制度建设与创新
  
  制度是为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而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设定的规则体系。制度一方面是实现自由、张扬个性的工具与途径,另一方面又是独立于个人意志的人格化机制,是任何个人难以支配和控制的“前提性结构”,对人主要起规范、约束、引导、激励等作用。新建高职院校由于处在初创时期,组织机构尚不健全,各项管理滞后,尤其需要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制度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财务、学生工作等基本管理制度。二是建立系统动态的教学制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选择自由与个性发展自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贯彻个性发展的要求。在注重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开放而富有弹性的教学制度。三是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建高职院校的制度设计、安排与运行要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激发主体的积极性、整合组织内部各种力量的前提条件。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及受教育者权利之间的关系。无论学术权力还是行政权力,都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要将受教育者的权利放在中心位置。
  由于新建高职院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仅仅依靠现有制度资源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高职院校的制度创新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制度安排,构建一种富有特色的制度结构。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原有制度的改进与超越,二是对新制度的创建与完善。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建立稳定而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对个人及群体的激励放大组织的整体效应。
  
  特色办学
  
  高职院校的特色办学是指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在一定办学理念指导下,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模式。办学特色必须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并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与稳定性。
  办学特色涵盖办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集中体现在教育理念、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并可据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新建高职院校由于处于初创时期,硬件软件建设尚不健全,要集中有限力量抓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先进的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特色的形成具有指导性作用。新建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集中回答为什么办高职院校,办什么样的高职院校,怎样办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教育理念决定办学特色,学校的特色不是指学校中标志性的实体,而是指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校园文化建设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总体风格,这种特色是在学校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形成的。
  加强专业建设,创建鲜明的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石。新建高职院校要针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设置针对性强、具有明显职业性与区域性的专业;要针对新兴职业、技术、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开办社会急需的新专业;要紧随高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趋势,跟踪本行业的科技前沿动态,选择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教学实力强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并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实验场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品牌,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专业建设的宗旨是增强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以专业品牌和专业内涵赢得市场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办学效益与社会效益。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新建高职院校要面向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规划设置专业,安排课程与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式方法。以就业为目标,就是要按照就业岗位的要求,按照用人单位的“订单”培养学生,使学生毕业即就业。二要坚持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特长。要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的、全面的职业素质。同时要重视技能特长的培养,使学生在全面素质基础上有一项或几项技能成为特长,以保证在岗位竞聘和就业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优势。三要坚持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工学结合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使专业及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岗位紧密结合,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就教什么,按需而设、按需而教;二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式上,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要安排充分的岗位实习,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最终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
  创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要着眼于整体构建。办学特色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教学制度、后勤服务及硬件建设都应体现创建办学特色的要求。要把创建办学特色作为全局性工作,纳入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规划,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以此带动学校的各项改革。只有整体构建才能形成合力,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新建高职院校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主动探索,大胆试验,不断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积极培植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努力将办学优势升华为办学特色。
  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一种通过硬件和软件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目标的发展模式。新建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资源有限,不能走依靠规模扩张谋求发展的老路,在特色办学过程中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新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涉及硬件和软件建设的诸多方面,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与制度建设、专业建设、管理建设三个方面,其中办学模式与制度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管理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保障。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集中体现在专业建设和管理建设上。专业建设应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最终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建设上,关键是要提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效果。管理建设要解决新建高职院校规模快速发展中存在的管理跟不上发展、经营能力不强等问题,关键是要进行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与管理能力建设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并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体系。
  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在不扩张各种资源规模的基础上着力挖掘自身的内部潜力,二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水平,从根本上使学校保持一种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曾华,等.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保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30.
  [2]鲁鹏.制度与关系论纲[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5-19.
  [3]魏文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3.
  作者简介:
  万伟平(1973—),男,江西修水人,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李森(1961—),男,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