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对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者:胡公正




  摘要:从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课余锻炼情况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现行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种种因素。因此,应改革体育教学,探索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模式,研究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法,以期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一体化教学模式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建成的,规模相对较小,硬件设施、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在体育课教学方面,主要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时数不足、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有机结合、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和次数严重不足,很难实现体育课教学目标,有待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因此,将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之中,使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构建高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与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691份,其中有效问卷675份,回收率为84.4%。
  访谈法选取温州、杭州等地具有代表性的8所职业技术院校教师26人进行访谈。他们均有3年以上高校工作经验,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通过他们调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现状与课余活动开展情况,以期探索一种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的多元化功能。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大量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各种研究资料。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课教学现状
  目前,所有高职院校均开设了体育课,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一、二年级开设体育普修课、选项课(或俱乐部制),高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教学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体育课教学质量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相应的提高,但体育教学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不容乐观。
  教学时数不足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中开设四个学期体育课的占18.6%,开设三个学期体育课的占43.6%,开设两个学期体育课的占37.8%,尚有80%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时数达不到《纲要》规定的144学时。这主要是由职业技术学院的性质所决定的。首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动手能力的高技术人才,学生的实习实训占了多数课时,总课时有限,导致体育课不能开足。其次,体育课时的多少主要由学院领导决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时数的不足限制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多数学生体育知识匮乏,体育锻炼积极性较差,在校期间没有形成“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
  师资及场地相对不足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建成的,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大量扩招,合格的体育师资数量更加紧缺。调查发现,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只占9.6%,距离20%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体育设施、场地、器材不足,在师资、场地设施不足的情况下,100%的学校不能较好地实施“三自主”教学。在影响“三自主”教学的主要障碍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场地器材,占34.1%,其次是师资,占29.5%。办学硬件条件相对落后及师资数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课余锻炼次数较少。
  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足从开课率来看,高职院校能够按照要求开设体育课,但所开设的体育教学项目不足。从教学内容看,以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作为教学内容的院校较多,而网球、游泳、健美与轮滑等由于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较高,经费投入较大,作为教学内容的比例较低。也有少数院校开设了保健体育课和专项体育课,但因对教师要求较高,开课比例相对很低。
  体育教学特色不足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照搬照学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课程中心论”的模式,把课程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而有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课余体育的作用往往被忽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缺乏实用性。这种教学模式忽视将课外体育纳入体育教学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导致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不协调,缺乏特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搞出特色、形成亮点,必须根据《纲要》,结合本校的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充分体现高职体育的特点,应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学内容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时数不足、师资场地不足的前提下,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一体化发展,这是符合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宗旨的。
  (二)对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
  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和次数不足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在校学生能经常参加课余锻炼者(每周3次或3次以上)占调查总数的22.8%,有12.1%的学生几乎不参加课余锻炼。在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中,每次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的占39.2%,少于30分钟的占23.3%。调查表明,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强,达不到《条例》的要求。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实际行为间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多数学生明确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体育能增进健康”,但在实际行动上却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多为自由参加,缺乏组织与管理,有很大的随意性。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多集中在周一至周五下午课后,这使原来就不足的运动场地更为紧张。而女生由于场地器材被男生占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次数更少。学习任务繁重和其他活动太多也是导致学生动机与行为不一致的因素。
  场地器材不足,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缺乏兴趣调查显示,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学生认为体育设施不好或不太好的占68.7%,认为一般的占24%,认为很好的只占0.9%。有67.9%的学生认为体育设施不能满足锻炼的需要。场地器材不足也是造成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学生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因参加人数多,时间集中,往往人满为患。某些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如网球、游泳、羽毛球等,因场馆缺乏难以开展。在田径场上参加跑步锻炼的学生寥若晨星,与热闹的球类场地相比显得格外冷清,主要原因是多数学生对跑步健身的方式缺乏兴趣。
  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缺乏积极性调查显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需要运动伙伴的占64%,有19.1%的学生回答无所谓,另有16.9%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有伙伴的占38.8%,不确定的占34%,27.2%的学生没有运动伙伴。学生体育锻炼时缺乏运动伙伴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喜欢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如球类,这些项目是集体项目,运动时需要伙伴。但实际上,目前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多以自由参加为主,集体组织者很少,学生参加锻炼的时间、次数、地点、内容等没有计划和组织,随意性很大,运动伙伴难以保证,因而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锻炼氛围。
  完善的竞赛制度对学生参与锻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表明,有64.6%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参加体育锻炼对个体有较大的影响力,有76.8%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运动竞赛对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有促进作用。这说明良好的运动氛围对于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各种类型的运动竞赛活动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热情,但由于学生的认识与行为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学校的运动氛围不浓,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余体育锻炼的行列中。运动竞赛制度不够完善,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开展较少,不能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营造浓厚、具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课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