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高职《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有效教学初探

作者:李金国 王刚毅 何向华




  摘要:《塑料模具设计》为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模具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基础课。为了使学生快速、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课程——《塑料模具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有效教学;模具专业课程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的程度达到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塑料模具设计》是高职模具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实施《塑料模具设计》有效教学,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模具的典型结构和模具设计要领,并形成自主设计模具的基本能力。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具有理论结合实践的鲜明特征。学习《塑料模具设计》不仅需要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更离不开实践操作技能。传统教学方法重点定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非应用能力的提升,淡化了模具设计的应用特点,课程应用部分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习惯于实践的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效。
  
  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能推动人们去追求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同样,兴趣也是高职模具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提高《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学习实效性的前提与基础。要在学生初次接触《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时,讲清课程的特点、内容、用途,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认为这门课有东西可学,有奥妙可探,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和探索的愿望。在理论教学前可安排2天的模具装拆实验,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后续每一部分的讲解中,教师依据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有效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模具实物中找到理论教学的实证。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认同意识,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对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介绍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学好《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此来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塑料模具设计》这门极具应用性特色的课程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利用已经搜集到的多媒体素材资源,经过PowerPoint或者Authorware等多媒体制作平台的重新整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出适合课程应用特点和高职学生认知现状的新课件。《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许多章节的内容难以用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演示,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注射原理、注射设备等内容时,多媒体教学运用声像结合、动画模拟等形式,向学生生动地展示模具生产中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使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并把握要点,给枯燥的理论赋予活力,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此外,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软件设计,进一步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在讲解比较复杂的模具设计时,可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学生作三维演示。开展三维演示教学要求教师对UG、PROE等三维软件非常熟悉,在备课时就需针对相关实例和习题进行三维建模。此类软件设计的模具模型具有三维可视化显示效果,非常适合模具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通过动画旋转演示模具结构的装配和分解,使学生更加清楚模具结构。同时,此类软件还具有计算分析与模拟分析的功能,通过计算分析功能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利用模拟分析功能检验模具设计的可行性。利用此类软件,教师可深入浅出地分析模具的结构与特性,讲解各部分的作用与要点,将深奥复杂的结构问题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设计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计算机设计操作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精讲巧练,启发教学
  
  《塑料模具设计》是一门专业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来源于生产,又服务于生产,要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
  案例:以“分型面设计”一节为例,启发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气氛,做了一次简单的教学尝试。
  
  问题:图中有四个可选取的分型面,请大家分析一下,那个分型面最合理?回答正确的学生将酌情给予平时成绩加分。
  学生甲:选择I分型面和II分型面最好,均为单分型面,模具结构简单。分型面III和分型面IV均需增加侧向抽芯机构,模具结构复杂,因此不可取。
  教师:甲同学的分析基本正确,平时成绩加2分。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分型面选择除了考虑模具结构简单外,还要考虑模具成型零件加工是否方便,请同学们再仔细思考一下。
  学生乙:选择分型面II最好。如果选择分型面I的话,动模型腔中有凸台,导致数控铣和抛光困难。
  教师:乙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不但简化了模具结构,而且方便了模具加工,平时成绩加2分。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教师启发式提问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极思考,加之采用平时成绩加分的激励措施,就营造出了一种非常活跃的课堂氛围,而学生则在积极思考中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点。
  
  课程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
  
  教学效果评价是对整个课程中学生在各方面表现的综合评价,包括理论认知方面的评价、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等等。评价要从客观上以褒为主、以奖为主、以鼓励为主,要善于总结,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可采用以下四种方式来检验与评价:(1)课前提问。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上一次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来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度。(2)绘制模具结构图。典型模具结构讲解完毕后,安排一次模具拆装实验,要求学生参照拆装过程,画出模具结构图。(3)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求每个学生所设计的塑料产品各不相同,避免部分学生抄袭。通过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模具设计过程实践,学生检测自身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4)课程测试。测试是对课程的一次理论小结,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程有效教学的评价依据
  
  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在结束《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后,课题小组对本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做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信息包括:学习兴趣,课程内容掌握程度,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继续学习的愿望。评价指标分为5个等级:“好”、“较好”、“中”、“较差”、“差”。调查涉及两个班,共90人。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好”的有95%,选择“较好”的有4%,选择“中”的有1%。这个结果说明,《塑料模具设计》课程在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后,效果明显。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基本目标,因此,提升高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始终是高职教学的主线,高职教师必须以应用为主旨有特色地实施高职课程有效教学。我校以提升教学有效性为直接目标的《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实践能力、优化学生思维模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禾勤,双六.《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结题报告[J].科学教育研究[J],2007,(7):56-57.
  [2]台湾海洋大学师资培育中心.课程领导与有效教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8-15.
  [3]李莹莹,彭琦.浅谈《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63-66.
  [4]何丽君.基于学生需求的高校有效教学目标研究[J].江苏高教,2006,(5):45-68.
  [5]王淑芳.大学有效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4-16.
  [6]章小辉.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3):33-35.
  作者简介:
  李金国(1979—),男,浙江台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CAD/CAE/CAPP/PDM及集成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