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对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的思考
作者:章后甜 邵永生
关键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高专土木工程类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高职高专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建筑工程测量》以后应该牢固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建筑工程测量》课,但是由于课时少,讲述的测量内容较多且不详细等原因,使得高职高专土木工程类毕业生没有牢固掌握测量基本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独立完成工程上的测量工作,这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笔者认真研究了我国高职高专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己讲授《建筑工程测量》的经验,在充分考虑当前测绘新技术的基础上,对高职高专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测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索。
《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土木工程类专业都把《建筑工程测量》作为一门考查课或是选修课,一般安排32~48课时,这其中,还包括至少8课时的实验,也就是说真正用于讲授测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时数在24~40之间。然而,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等内容很多,要在24~40课时的时间内使高职高专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是很难的。
高职高专土木工程类专业《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内容有水准测量、角度测量、数据处理、距离测量与直线定线、小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和建筑施工测量等,主要讲述的测量仪器有S3微倾式水准仪和J6级光学经纬仪。在这些讲述内容当中,经纬仪的操作和小区控制测量比较难,教师在讲授这两个内容时,需要用较多的课时。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把《建筑工程测量》教学重点放在测量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也就是说仅仅局限于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没有把建筑工程测量放在为工程建设服务的高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成《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与工程生产实践脱节。
在当今信息社会,施工技术和测绘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如果《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陈旧的内容和落后的测量仪器,培养的毕业生很难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这就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讲授测量知识和先进测量仪器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测量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工程测量》以后,能够独立地完成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
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就意味着高职高专教育应该是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有优势,专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根据我国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是:坚持以测量知识“够用”为原则,把培养学生掌握测量核心技能、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应用能力始终贯彻在课堂教学中。目前《建筑工程测量》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要调整《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形成知识与能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以后,应该具有三个基本能力: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能力,使用测量仪器解决工程上测量问题的能力;根据工程中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测量方案的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把《建筑工程测量》作为一门考查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培养学生学习《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要努力备课《建筑工程测量》内容多,课时少,学生的负担比较重。教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基本内容,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讲述,哪些内容可以略讲。《建筑工程测量》除了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和小区控制测量外,其他内容比较直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对于一些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通过演示一张图片、一个动画,学生就能够轻松地接受。一般来说,高职高专院校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师讲授《建筑工程测量》课,使用的教材也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往往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有些教师甚至不用拿教案也能上课。但是,现在的测量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应该及时了解测量的最新技术,在备课中认真组织素材,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
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建筑工程测量》教材中部分内容较陈旧,但是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是不变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以课本为基础,但又不能局限于课本。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应穿插一些测量的前沿知识、测量的新仪器,如全站仪、GPS接收机和陀螺经纬仪等。学生在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会对测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例如,有一次上课时,笔者告诉学生可以使用工程测量的方法测得一艘轮船的载重量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询问如何测量。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至少有80%学生不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三角函数。笔者在上课时给学生出了一道题:sin30°30′30″+sin40°40′40″。有一个专业共有139名学生,没有一个人能算出来正确结果,所以说在讲述《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讲述如何使用多功能计算器以及利用AutoCAD计算坐标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是《建筑工程测量》教材中所没有的。
强调测量工作在施工中的重要性和责任工程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都离不开测量,特别是在施工阶段,施工中的各项工作离开测量是没法完成的,这一点要始终贯穿在整个测量教学当中。通过讲述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测量的兴趣。不管是在野外进行测量,还是内业计算都离不开数据。在和数据打交道时,一定要仔细、小心,要严格按照测量规程进行,处处都得有检核。如果测量出了问题,以前做的所用工作都将是白费,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影响工期。通过讲述测量工作的责任,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测量态度,避免学生毕业以后在测量工作中出现差错。
(二)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下得去,拿得起,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着社会的需要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课时改革高职高专的《建筑工程测量》课一般为32~48课时,其中,还包括至少8课时的课堂实验,要用30左右的课时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困难的。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应遵循的“理论够用、注重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建筑工程测量》课堂实验应该增加至12~16课时,讲授水准测量需要8课时、角度测量8课时,距离测量2课时、小区控制测量6课时、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12课时、地形图及其测绘4课时,再加上讲述其他内容,讲授《建筑工程测量》应该需要60课时以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注重实践能力,因此要大幅度提高课堂实验课时。《建筑工程测量》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的课时也应该多一些。
授课内容改革土木工程类学生应该是把建筑工程测量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测量不能仅仅从测绘科学的系统性出发,强调测绘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性,而要从土木工程类专业出发,强调测量和土木工程的结合。若仅仅从测绘科学的系统性出发,由于课时较少而内容多,会造成学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不能为工程建设服务。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贪大求全,讲授的内容太多,更应该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同时,结合建筑工程测量是为工程服务这一基本出发点,制定授课计划。建筑工程测量的概念比较多,要详细讲述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概念,要详细讲述的测量仪器有S3微倾式水准仪、J6级光学经纬仪和全站仪等,要详细讲述的测量原理有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基本原理和点位测设的基本原理等,在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中,需要详细讲授的内容有:测设水平距离、测设点的高程、场地平整测量、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和交会法)、曲线测设、建筑物定位、厂房主轴线定位、厂房柱基测设、高层建筑物高程传递和变形监测等。地形图测绘不需要详细讲授,这是测绘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但是要详细讲述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测量是和数据打交道,避免不了大量的计算,需要详细讲授点的坐标计算、闭合差计算、闭合差分配计算。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误差传播定律、精度平定的内容,介绍测量仪器检验和校正的基本原理,具体如何校正,不需要学生掌握,因为测量仪器的检校需要到指定的部门进行。
(三)以一个完整的工程测量实例结束整个课堂教学
在完成所有讲授内容前,应详细讲述一个工程从开始规划设计,到竣工的所有测量工作。在工程规划设计前,建立控制网、完成控制测量和测绘地形图;在施工阶段,要建立施工控制网、完成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在竣工阶段,要进行竣工测量;在工程管理阶段,要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使用。通过这些讲解,学生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了解测量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程序,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讲述一个完整的工程测量实例也是对整个测量课程进行一次系统复习。
以上对目前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学生特点、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建筑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建筑工程测量》课堂教学改革方法。这些方法笔者在教学中都进行了实践,受到学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汪祖民.对土木工程专业普通测量学教学目的的重新认识[J].高等建筑教育,2001,(3).
作者简介:
章后甜(1981—),男,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