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陈金伟




  摘要: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局限,文章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含义特点和教学实训项目选择原则以及工艺化教学的组织策划和实施方案,并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为中职学校汽车维修实训课的教学组织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实训教学模式。
  关键词:汽车维修;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技能型人才的批量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汽车维修职业教育而言,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一线输送适用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是摆在所有汽车维修职业学校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汽车维修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职业学校和汽车维修企业在专业技能传授模式上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在职业学校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以下两种实训模式:一种是教师一对多组学生的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同时带四个组或六个组的学生,操作对象是教具(汽车总成部件、教学台架或教学车),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性演示,这种模式很难做到每位学生都能看清并掌握操作要领和工艺要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不能够满足企业实际所需的规范和熟练程度。另一种实训模式是,教师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即一个班分成四组,分别由四位教师同时分组教练,但这样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而且每个教师的讲法和操作不尽相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关键的问题是,由于学校的实训过程与企业实际维修过程脱节较为严重,导致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与实际所需的技能相差甚远,缺乏实战性。而汽车维修企业中的师傅带徒弟的技艺传授方式则与学校的技能传授方式完全不同,是结合汽车维修的实践来完成的,所用“教具”为实际待修车辆,具有极强的实战性,然而这种技艺传授方式无法满足当前汽车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大批量培养的需要,而且还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惜教”现象。
  以上技能传授方式的局限性,既是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难点,也是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开发的突破点。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在这里,“工艺化教学”中的“工艺化”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维修技能的工艺化、规范化,二是教学过程的工艺化、规范化。这种教学模式采用一对多组的并联教学方式,在教师讲解示范的过程中,运用视频投影的方法扩大现场的可视范围、提高动作细节的可视度,解决一对多组教学的示范观摩难点;同时将所要传授的技能过程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作业流程,再根据学生一次所能接受掌握的程度将流程细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工艺步骤。教师每示范一个工艺步骤,就让各组学生操作一个工艺步骤,每步皆停,统一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的把握教学的工艺节奏,也就把握了教学的全过程。这也是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最大特点。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项目与内容选择
  汽车的维修作业项目多达上千项。这么多项目不可能全部学,那么选择哪些作为实训课教学项目呢?我们到修理企业对桑塔纳、捷达、宝来、雅阁、赛欧等五种轿车发动机的常见修理作业项目进行了调研。最后对调研结果分析归类,精选出23个维修作业项目,再根据这些项目来确定汽车维修实训课程所要求的基本内容,而且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的操作技能就可以胜任80%以上的进厂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保养工作。
  五种轿车发动机常见维修项目见下表。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以发动机拆装实训项目为例。
  硬件要求实训课工艺化教学对场地和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实训场地应宽敞明亮,要能满足一个教学班(45名学生)15个实训小组同时教学的需要。我们试验了好几套布置方案,最终总结出下列布置方案效果最佳。即实训室面积要求150平方米左右,每个工位均配置发动机1台、翻转架1个、油盘1个、工具车1辆、实习工具1套、工作台1张、毛巾1块,以每个工位配3名学生实习。同时配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
  软件要求这里指的软件主要是指实训教学课件。课件是实施“工艺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以保证不同的教师在传授维修工艺的一致性。“工艺化”教学是以汽车维修手册的维修工艺标准为依据来制定教学工艺流程的,不论哪一位教师担任实训课的指导,都必须按照统一的工艺流程讲课,这就保证了技能传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克服了师傅带徒弟中的个性化和随意化。课件的另外一大作用是能很好地处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师傅带徒弟时往往重视教“怎样做”,忽视讲“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每个作业项目或每个工艺步骤的教学开始和结束时间将相关的理论知识都纳入课件中,以便教师掌握教学节奏。利用教师和学生手“停”的时机,由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讲解“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论知识内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训课与理论课衔接的目的。
  教学过程的组织起初我们在实践该模式的实训课教学时,在整个教学组织上缺乏经验,教学秩序比较混乱。后来几经尝试摸索出以下几点经验。
  1.学生站位及职责分工。刚开始时,因设备数量较少,一个教学班40余名学生,按5~6人一个工位分组。上课后将全班按实习分组名单安排工位,没有将每个人的站位固定,学生新鲜好奇走动串位频繁,教师很难掌握教学节奏。在这期间我们甚至动用了扩音设备,增加了巡查教师,然而,事倍而功半,教学秩序依然很乱。事后,我们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总结出三条:一是学生职责分工不明确;二是站位不固定;三是学生好奇好动。我们马上作了重新调整,将每个工位上的人数减少至3人,明确了每个人的站位,而且规定,进入工位后保持跨立站位,双手放于背后,每个人的站位和站姿不得随意改变。在动手操作前,教师将每个号位的职责讲清楚,这样调整和明确后,混乱的场面马上得到了控制,教学秩序明显改善。这里以发动机拆装项目为例,列表简要说明。
  
  2.实施教学。在列队分工明确职责、强调实习纪律及安全注意事项后,便进入教学实施阶段。实习前期,教师应根据预先做好的课件一步一步开展教学。因为开始时学生对实习的流程还不熟悉,教师要先通讲一遍操作的流程,让学生建立整体印象,然后按照操作次序,先让每个工位上的一名学生操作,例如,教师下达操作口令:请3号位同学将14mm套筒、短接杆和棘轮钣手递给1号,完毕后退回原位跨立,开始!接下来给1号下达操作口令,最后给3号下达操作口令。采用这种做法,实习进行得比较慢,但教学秩序和效果很好,一般一节课后,学生便能掌握站位职责要求。随后,便可以将操作步骤一次讲完,例如,教师根据课件展示的操作步骤下达口令:下一步,用14mm套筒将所有的气缸盖螺栓从外到内根据课件演示分两次拧松拆下,开始!随着熟练程度和协作能力的提高,实习进度会不断加快,从而使得工艺化教学顺利实施。
  3.教学过程把握。我们通过多次实践,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是最为切实有效的。第一阶段,利用课件投影示范,教师按站位分别下达操作口令,学生先看后听再练。第二阶段,教师将每一作业项目的操作步骤一次讲完,包括工具使用、操作要领和部件位置摆放等,下达“操作开始”口令后,学生按照分工职责自行操作,完成后跨立于站位上,这样就加快了实习进程。第三阶段,站位更替,即发动机每拆装一遍就进行一次站位更替。目的主要是使每位学生完整掌握拆装工艺,另外也是为了平衡学生的心态。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在工位间巡视,指导学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同时,根据考核要求进行日常考核。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考核
  
  教学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认真实习。我们将工艺化实训项目的考核分为日常考核(30%)和操作考核(70%)两部分,以100分计,作为一门课记入成绩单。
  
  
  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效果
  
  我校自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一年多的时间内,26个班级共计1000余名学生进行了帕萨特发动机拆装和桑塔纳手动变速器拆装的工艺化实训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期间,无一名学生碰伤、砸伤,保证了学生的人身安全。
  对设备而言,也只有轻微的损伤,如部分螺纹损伤、缸壁划伤等。进行维修后仍可满足教学需要,保持了较高的设备完好率。
  2008年1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我校举办第三届全国汽车工程师培训班,其间,我校的示范课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2007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上,我校学生分获第三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其中汽车二级作业维护项目单项得分最高。
  最重要的是,我院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在操作规范化方面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可。
  汽车维修实训课工艺化教学在解决我国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批量培养和汽车维修规范化操作与规范化教学方面,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并搭建了较为可行的实施框架。该教学模式对“硬件”条件和“软件”建设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较适合于技术含量不太高,但对操作工艺化、规范化要求较高的实训项目。对于汽车诊断等要求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和综合思考分析能力的实训项目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军,岳杰.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陈金伟(1973—),男,浙江桐庐人,杭州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专业教学、汽车实训教学。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