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关于艺术设计教学引入设计实践的探讨
作者:蒋 琨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实践;对策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艺术人才。随着社会对实用型设计人才需求的增加,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如何探索艺术设计专业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建立横向联系,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设计教学模式,已成为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为社会培养既具有深厚设计理论,同时又具有较强设计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学校的职责,同时也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据教育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高等院校1100余所,其中600所设置了艺术设计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设计人才十几万人。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开始由以往的盲从向理智选择转化,社会呼唤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尤其是实践工作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艺术设计人才更是抢手。因此,积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及综合业务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探索和改进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设计贴近专业、服务社会,已成为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艺术设计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艺术门类,设计实践是艺术设计教学的关键环节。欧美一些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受包豪斯(Bauhaus)教育理念的影响,一开始就重视设计教学的实践环节,强调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鼓励学生进入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设计实践。这一观念对后来西方的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也借鉴了西方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制定了“实践第一”的原则,许多设计院校都把设计实践教学放到大企业和产业集团的生产一线上进行。
目前,就国内各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依然重理论、轻实践,重艺术、轻技术,重技法、轻创意,存在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缺少实际项目课程等现象。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与改革,但这一教学观念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改观。自包豪斯时代以来倡导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口号已经在艺术设计教育界提倡了很多年,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些口号往往流于形式和空谈,鲜有践行。另外,由于不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受自身办学实验条件、专业特点、课程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进行的多为“务虚”设计,与实际设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直接导致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数不能立刻投入实际设计工作。例如,在标志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的设计课题为虚拟课题,因此不能进行设计前期的实际市场调研,从而造成了设计作品的内涵空洞、虚无与作品形式的表面化,学生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其中,专业教师如果无法引入设计真题并加入到设计实践中去,也会导致教师自身能力的退化与实践经验的缺失。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值得教育界同仁深思。
设计实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设计实践是培养学生着眼于社会,根据设计主体的需求从事创造性设计的过程,它既是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检验设计理论教学、培育学生市场观念和设计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提升设计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重视设计实践环节,完善和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的设计创作与专业技能,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型、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基础。众所周知,艺术设计教学是以培养实际设计能力为主。加强设计实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科学的艺术设计教学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转向理论基础扎实、文化修养较高以及具有创新能力并熟练掌握本专业操作技能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人才。要培养这种人才,除了要求我们进行必要的设计理论教学外,还有赖于加强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调整传统教学中轻能力和技能培养的观念,以此来缩短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实际设计工作的距离。
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贯穿与设计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课题训练,一方面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真实商业环境下体验工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积累设计经验,为毕业后顺利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造能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现在教学中的设计课题一般都以“务虚”为主,即学生依据个人喜好虚拟设计题目。这样,就容易产生许多弊端,诸如与社会结合不够,设计缺乏整体考虑等。例如标志设计,学生往往过分关注标志本身的视觉效果,而忽视设计的实质与内涵,以及缺少对企业理念、受众群体、实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的考量,从而造成形式主义设计哗众取宠、“中看不中用”。
另一方面,设计实践也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学科知识,形成独立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自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方法。同时,设计实践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市场价值观念和严谨的专业技术操作习惯,以及在设计实践成果中激发专业自信心和专业自豪感。
加强设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注重教师设计实践的积累决定一所院校艺术设计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整体素质。作为设计专业教师,既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设计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以往教学中,我们过多强调学生的设计实践,而忽视了对设计专业教师的设计实践经验的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对学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专业教师不接触设计实践或缺乏实践经验,容易导致对学生的设计作品在质量评价、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方面产生偏差或缺乏客观公正等。因此,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也需要经常参与实际设计项目,加强与企业的横向联合,而不能一味地“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必须注重教师自身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
建立多渠道的设计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模式建立多渠道的设计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是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复合型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把设计实践引入设计教学过程,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际设计活动和设计竞赛,如有条件可与企业建立长效的横向合作机制,把设计实践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课题。另一方面,在艺术设计教育体制中鼓励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研究机制。通过建立教学工作室或设计公司,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承接各种设计课题进行研究与开发,实行市场化运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同时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场所建立校内外结合的设计实践与教学模式,是当今设计教育现实的需要,也是促进设计教育教学改革与进步的重要步骤。校内外实习基地是教学的主要实训场所,必须加强建设。
21世纪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实用型复合人才,必须围绕社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育理念,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一体化,探索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邬烈炎.设计教育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基础展望—全国十所高等美术院校造型基础教学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教育教学文集[C].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蒋琨(1980—),女,天津市人,文学硕士,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艺术系助教,主要从事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