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试论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意义

作者:罗忠明 戴明元




  摘要:“关键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模块化形式存在的“行业关键能力”,对劳动者尽快适应同一行业的不同工作岗位意义虽然重大,但还不能保证他们能顺利适应职业变迁,有必要从教学论的角度探索“关键能力”。“关键能力”适用于一切形式的教育,“关键能力”的提升必须以终身教育为理论支撑,培养劳动者超越各种具体行业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关键能力”;职业适应;终身教育
  
  最早“关键能力”一词(Key Competence)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在1972年给欧盟的报告《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Survey of research on occupational flexibility)中提出,很快就激发了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学者的研究兴趣,并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各国学者都认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应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关键能力”的概念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开始对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进行研究与思考。
  
  “关键能力”的定义及实质
  
  梅腾斯“关键能力”的思想就是要改变“教育内容和方法,以确保全面性和可迁移性”。他认为职业教育应瞄准四种“关键能力”:(1)基本能力。(2)水平迁移能力。(3)可迁移的知识原理。(4)传统的、经久不衰的能力。阿诺德(Arnold)认为,“关键能力”理论的关键是“迁移和认知问题”。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与西门子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与迁移培训”(PETRA)将“关键能力”的定义分为五个方面:(1)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2)交往与合作。(3)学习技能和思维能力。(4)独立性与责任感。(5)承受能力。凯泽(Franz Josef Kaiser)的“关键能力”概念为(1)明确主题的能力(Subject-specific competencies)。(2)独立性与参与能力(Self-responsibility participative competencies)。(3)团体或社交能力(Team or social competencies)。(4)系统或方法能力(Systems or methodological competencies),即理解因果关系。(5)反省能力(Reflexivity)。我国学者尹金金等将其定义为:针对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个体不仅能胜任当前需求快速变化的工作,而且能够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变化所具有的跨职业多种能力的整合。
  从上述有代表意义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关键能力”有以下几个本质特点:(1)“关键能力”的概念源于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对“关键能力”的探索是教育自我反思、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2)对单一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无法使劳动者适应职业流动和职业变迁,必须培养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外的、能使劳动者“以不变应万变”的素质,这种素质属于劳动者能力中之核心,是劳动者对不同职业的适应能力,就是劳动者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综合素质;(3)“关键能力”培养的模式为:知识→能力→适应职业变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依靠不同职业或专业领域具有共性的知识和能力,当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者年龄发生变化时,劳动者过去所具备的这种能力依然起作用。如社会和法律知识、经济常识、计算机知识、外语、自然科学、历史知识等,逻辑性、计划性和连贯性思维,有效地运用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等。
  
  “关键能力”的教学论意义
  
  目前,职业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关注,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考虑,研究教育中的“关键能力”,而且局限于一个具体的行业,未能考虑到“关键能力”与不同行业、企业、岗位的关系,未充分彰显“关键能力”对劳动者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和促进其在新的工作岗位发展的功效。因此,有必要对它的教学论意义作进一步探析。
  “关键能力”适用于一切形式的教育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教育形态,它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关键能力”的关注是职业教育自我反思、以适应社会需求、动态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发展的过程。纵观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无论是改造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还是结构主义、终身教育以及人本化教育思潮,都希冀受教育者能适应社会生存并最大可能地自我发展。职业教育和其他任何形式教育的使命一样,它必须关注学习者的一生,必须为学习者提供能够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学习者发展的动机,发展的动力,包括显性的技能和隐性的非智力的情感因素等。只有学习者具备了一种特别关键的素质,能使他们不断地根据社会环境、职业、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为自己设定目标并为之努力。这种能力就是广义的“关键能力”。职业教育充分关注“关键能力”,并不意味它只适用于职业教育。将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本身也还需要更充分的理由。事实上,普通教育也培养了大量的职业人,而不全是学者或研究者,他们中大部分也会面临职业适应和职业变迁等问题。我们衡量一个人从事的一项工作是否成功,必须根据他在此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退役之后,投身学习的海洋,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她在体育运动和学习中都取得了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她具有坚毅的品格与适应职业变迁的能力。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都必须高度重视和培养这种品格与能力,即“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的提升必须以终身教育为理论支撑目前,人们都清楚地意识到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劳动者职业能力提出的巨大挑战,劳动者很可能离开自己熟悉的行业,在新的行业重新就业,他们不得不重新学习新行业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新行业所需求的“关键能力”。比如,数码相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对胶片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胶片从业人员不得不转到其他行业。促使他们实现这一过渡的根本教育理念就是终身教育思想。正如梅腾斯认为,在“关键能力”的培养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关键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一直贯穿到职前和伴随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和培训之中。认为“关键能力”只是职业教育的专利是狭隘的,认为“关键能力”只是让劳动者掌握一个具体的行业的知识与技能,无法保证劳动者顺利地适应职业变迁,同时,也忽略了人格等隐性因素在劳动者素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利于人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关键能力”的提升必须以终身教育为理论支撑,劳动者“关键能力”的提升是劳动者自身、企业或行业、职业培训机构、学校、社会都必须承担的职责。
  “关键能力”应培养劳动者超越各种具体行业的“关键能力”根据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的观点,职业教育面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才,要从需求出发。从教育出发强调的是储备,从技术出发强调的是手段,从工作出发强调的是需求。职业教育的使命就是从社会职业出发,针对具体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注重过程性知识,以模块化的形式,使劳动者能就业,掌握同一行业不同职业的通用知识的更新和技能,使其具备这一行业的“关键能力”,并在行业内岗位变更时能顺利适应新的工作。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劳动者可能在不同的行业内变更工作岗位。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以模块化形式存在的行业“关键能力”对他们尽快适应同一行业的不同工作岗位意义重大,但还是不能保证他们能顺利适应职业变迁。培养他们超越各种具体行业的“关键能力”成为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这种“关键能力”应是广义的,是劳动者综合素质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一些非智力因素,而且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将其分割。
  对教师自身角色的启示
  教师对“关键能力”的理解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水平。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层面上,应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反思教师工作的角色,应赋予“传道、授业、解惑”以新的时代意义。应传人类社会发展之道,学生融入现代文明之道,应授学生生存、生活之必需知识与技能,应解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疑惑。教师本身必须渴望发展,随时为发展做好准备,必须具备迅速胜任工作和顺利适应工作变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将和学生一样体会“关键能力”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OL].http://202.121.15.143/ aspfiles/document/b06/ab060377.asp.
  [2]徐朔.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OL.]http://www.tech.net.cn/research/total2/z12948.shtml
  [3]尹金金,孙志河.关键能力的内涵比较与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26-27.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91.
  作者简介:
  罗忠明(1969—),男,四川巴中人,硕士,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及大学英语教学。
  戴明元(1956—),男,四川中江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及大学英语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李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