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高校食品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李共国 杨 华 朱秋华




  摘要:通过对食品企业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生产现状等特点的研究,同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专业自身科研力量、人才培养等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在食品企业建立相关实习基地的模式,并探讨了这种实习基地的设岗特点、效能及其长效性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食品专业;模式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永恒主题。我国高校设置食品专业的历史不长,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不断完善。其中食品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是食品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今高校已经不是仅以培养人才和获得科研成果间接为社会服务,还要通过产学研结合,直接参与技术革新、产品开发、提供信息、人员培训等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尚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内生性制度安排的构建与强化以及必要的外生性制度安排的进一步完善。因此,探索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在食品企业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有效地培养食品专业人才,以及将校内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途径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对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基地稳定发展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波地区食品企业的现状与实习资源
  
  通过对宁波地区食品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和生产现状的调研,可将其分为生产管理型、生产研发型、专业生产型和综合型大企业四种类型(见表1)。其中生产研发型食品企业的产品多具宁波地方特色,受到当地政府区域产业发展支持,而且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量大,高校在与其进行产学研合作很容易突破,并形成稳定的实习基地。生产管理型食品企业具有原料稳定、生产量大等特点,可安排较多的实习生。因此,高校应在这两类企业中重点发展校外实习基地。综合型大企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研发力量强,是专业学习和实习的理想场所。专业性强的食品生产企业,虽然其生产工艺特殊,能容纳实习生的数量也不大,但不能因此放弃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应用型本科高校潜在的优势与科研平台
  
  普通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范围较宽,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宽度与深度,而专业教师的科研活动与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传统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为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对本专业各个领域的职业需要,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置了专业素质拓展学分和学科竞赛学分两种考核方式,从不同途径、不同层次上强化了高校知识创新的氛围,共同组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科研平台(见表2)。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习基地建设实践
  
  近两年来,我院专业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走进企业”活动中,与地方的一些食品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习基地,并开始运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表3所示)。在生产岗位虽可安排较多的实习生,但实习生常会感到能做的事情少,学到的东西少,实习时间消化不了等问题。企业虽可挖掘各种辅助岗位供实习生训练,但由于缺乏企业与学校对毕业实习的共同设计,很多工作开展不起来,学生的潜力优势也发挥不出来。但在产品研发的实习岗位上,企业与学校沟通信息的互动性好,企业在毕业生实习的组织、条件配置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这种实习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处理好学校、企业、教师和实习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研发工作顺利进行,并组织科研力量进行重点攻关,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
  
  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成效
  
  人才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没有足够的实习时间与实习场所会使学生局限于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缺乏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适应当今的时代潮流。产学研合作模式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但能很好地补上实践教育这一环节,还可把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习成果直接充实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习、形象化、实用化程度,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提早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做好充分的准备,成为有用之才。
  
  教学、科技创新源的培育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习岗位看,多样化的食品生产企业及生产方式呈现在师生面前,可供学生学习、体验和训练的内容繁多,这就迫使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形式必须多样化,以促进专业教学的改革。另一方面,大量来自基层企业实用性强、社会急需的课题通过产学研合作研究,将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科技成果。我院在短短的几年实践中,已经申请和授权了一批国家发明专利,并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基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实习基地长效性分析
  产学研合作形式与实习基地长效性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产学研合作各有侧重。加拿大式的产学研合作特别重视“学”的位置,体现高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共赢”的原则:即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同实际工作相结合,用人单位负责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鉴定,并付给学生报酬,同时将优秀的学生录用为未来员工以充实企业。而德国许多工科高校实施“顾问合作制”与“实习基地”的形式,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担任企业顾问,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企业随时将自己的信息向顾问传输与开放,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案例。学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学生的学习计划,一方面学生可以接受各种实训,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产品推销以及形象宣传等工作,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这种产学研合作关系一旦建立,很快就会成为长期、稳固、紧密的关系。不难看出,这两种产学研合作形式都比较适合我国高等学校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并且,这种由企业自身内在需求引起的“内生性”产学研合作才是稳定和长效的,但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企业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往往会有较高的期望。因此,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基于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在主要借鉴加拿大和德国的产学研合作方式的同时,还要考虑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美国和日本的合作方式,尽量使实习基地兼顾人才培养、利益均衡及长期稳定。
  以发展产学研合作带动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属于经济行为,会受到一定的利益驱动。但在产学研合作初期,会出现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利润不足以补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执行费用的现象,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不但产学研合作执行不下去,实习基地建设也无从谈起。因此,高校在这方面应高度重视,进行必要的人才、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储备,考虑将产学研合作的投入纳入人才(教师和学生)培养费用之中。只有培养一批产学研合作人才,营造一个浓厚的产学研合作氛围,使产学研合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高校实习基地才能顺利建设。
  重视学生的实习设计高校与企业应共同设计学生的毕业实习,提高实习效果。一方面,有利于盘活企业的资源,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高校将毕业设计融入产学研活动中去,可以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拓宽毕业实习的思路,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彭珊珊,朱定和.产学研结合,培养食品包装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包装工程,2003,24(4):194-195,200.
  [2]李江,张莉.产学研结合长效性分析与探索——基于高校与企业互动视角下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22-26.
  [3]伍栖,杨子华.“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3):183-185.
  作者简介:
  李共国(1964—),男,浙江鄞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事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