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情境教学法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王安群 欧阳文




  摘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的活动和情境互动的产物,情境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创设真实职业情境、语言情境、问题情境及多媒体情境等,论述了情境教学法在高职《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分析化学;多媒体
  
  《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医药、食品、环保、生物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含《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企业择优的标准从选择过去的考试成绩优越型的学生转向选择职业技能优越型的实用型人才。
  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对学生分析检验工作职业素养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体会实际工作情境
  
  为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教学实习,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学院的分析测试中心、企业的化学检测部门和计量研究院的天平检验室等,让学生了解生产、检测等部门所用的化学分析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增强学生对实际分析检测过程及分析检验工作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专业业务范围的认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进行了见习实训的班级和没有进行见习实训的班级通过对比,发现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通过计量院的见习的这部分学生,他们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做实验更加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同时,也开始注重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实验结束后,实验台都被收拾干净,书写的实验报告也更加整洁。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于一体的教学辅助工具,它能够实现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刺激神经系统,达到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可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攻克了教学难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和规范《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可以采用录像、幻灯、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基本操作中需要履行的某种规程,展示操作动作和操作过程或者展示某工作流程。比如,用录像放映“实验室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定量分析流程”,可以让学生具体、细致地观看到规范的情景。受条件所限,一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不能让每个学生进行操作,这时可采取参观、演示、录像、多媒体仿真等方法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仪器设备的信息、工作原理、应用等情况,让学生了解目前分析仪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跟上时代步伐。多媒体情境教学把图、文、声、像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活跃课堂气氛。在演示之前展开讨论,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演示过程中适当暂停,请学生预见实验的结果或可能出现的现象,然后再继续演示或播放;演示之后进行讨论,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分析化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分析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分析化学》问题”,这样就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为了使初学者掌握有效数字的意义及如何根据测量准确度的要求选用合适的仪器,可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回顾自己体检时称体重的磅秤及体重重量数据,如50.2公斤;去中药店配中药时,中药的分量与称药所使用的秤,如某配方中百部15克,紫苏叶6克,桑白皮9克,冰糖15克;去商店买贵金属首饰时,首饰的重量与称首饰的秤,如某金属首饰的质量为5.180克等。同是称重为何用不同的秤来称?因为测量的准确度要求不一样。某学生称的体重为50.2公斤,不需要记为50.204796公斤。配的中药分量为紫苏叶6克,桑白皮9克,冰糖15克,不需要标记为15.000克,某金属首饰的质量为5.180克,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不能简写为5克。这些例子都来源于生活。之所以举这些例子,是因为学生在处理数据时往往是计算器显示几位数据就写几位数据。
  了解到分析天平称量精度高,而只有使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维护好天平才能称得准,学生在使用分析天平做实验时就会认真仔细地按操作规程操作。对市场上使用的秤工商部门会经常检查其准确性,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分析检验中所使用的仪器是要定期校准的。分析检验中使用的基准物质,可以和量取长度的标准米尺联系起来。利用生活中的情境,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加深对理论和实验知识的理解。
  
  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
  
  《分析化学》的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启发、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应从启发学生的思维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将学生引入一种与课堂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例如,在配位滴定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入水的硬度的测定,根据学生的生活常识,知道用含钙、镁高的水烧开水,开水壶时间久了就会结有一层水垢,由此引出水的硬度的概念,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硬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了解水的硬度测定的意义。怎样用配位滴定法来测定水的硬度,使用什么指示剂?使用金属指示剂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滴定的条件如何?水的硬度的分析结果如何表示?通过设计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配位滴定章节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根据生活体验,把新知识降低难度,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同时,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的活动和情境互动的产物,背景和情境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当学习被镶嵌在运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有意义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最有力和最有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创造问题情境,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实物演示情境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本中涉及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学生便豁然领悟。例如,称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滤纸的折叠和安放、漏斗做水柱、倾泻法过滤和初步洗涤、沉淀的转移、沉淀的洗涤通过实物演示实验过程,学生很好接受,易于掌握,如果在课堂上仅仅只是语言描述,就难以达到掌握沉淀过滤技能的要求。
  
  表演体会情境,创设开放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当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时,课本中的知识不再是停留在课本上,而是通过自己或班集体中的同学参与,应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动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通过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创设参与情境,提供学习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对分析天平的操作,教师选出两位学生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用不同的称量方法称取试剂,班级其他的学生进行观摩。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应当场纠正不正确的操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创设和谐互助的人际情境
  
  学习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在《分析化学》的情境教学的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其间有更多的人际关系互动,教师倾注其真情实感,与学生心相通,情相连,学生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氛围中,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感受到真诚的情感。在这种优化的情境中,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学生爱学、乐学,促进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也逐步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贴近生活地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顿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分析化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乔春艳,张舒心.情景教学法在眼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87-88.
  [2]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30-35.
  [3]洪晓斌,陈一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25(3):92-94.
  [4]叶明葱,高旭灿.论情景教学中情景的创设[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6).
  作者简介:
  王安群(1962—),女,江西吉安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监测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