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作者:张运吉




  摘要:针对目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本文积极探索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阐述了实践以工学结合为特点的“2+1”教学模式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学结合;“2+1”模式;工作过程导向
  
  工学结合对机电一体化
  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由机械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成为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装备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
  2007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组织专业教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被调研的企业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并且都拥有各种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后,我们充分意识到,社会对机电类人才需求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类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虽然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但前提是高职毕业生要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并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适应市场导向的需要,我院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改革调整,构建科学、完善并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自2001年正式设立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近年来,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不断的教学改革,本专业的教学理念和专业培养目标已经十分明确: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目前已经成功增设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设备与可编程控制器》、《检测与转换技术》、《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电工电子技术》、《车间管理》、《质量管理》、《可编程实习》、《变频器技术实训》、《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专业课程,且实践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达到了总学时的50%。
  可以说,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是基于市场导向,且符合机电类行业的人才需求的。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毕竟都是在校内教学场所进行的,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如果不能很好地结合,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工作岗位时就会觉得实际操作与校内学习有天壤之别。因此,探讨和研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特别是对于招生和就业相对较为热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其内容主要是三年教学中两年半在学校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最后半年赴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主要是为学生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而打基础,并积累一定的就业经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应完成企业分配的工作。
  “2+1”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是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即三年教学中两年在学校进行,一年在企业进行,实施工学结合。校内教学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校外教学主要是学生在企业的一年顶岗实习,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程及综合实践类课程,在实习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于2007年9月开始尝试“2+1”人才模式的改革。在本专业学生全部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后,经与顺德金美达实业有限公司协商并签订合作协议,选派优秀教师带领学生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校内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车间管理》、《质量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习》等课程的现场授课,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同时,在实习期间,学生也完成了企业分配的产品装配生产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总之,通过产学合作,学生积累了工学结合的经验,同时取得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
  “2+1”不完全是一个时间概念,更不是2年和1年的简单叠加,它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由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校企两种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实施“零距离”就业的对接,其目的是使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合拍,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2+1”人才培养模式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校企双方能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于企业能否积极配合。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目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项目)为导向,用任务进行驱动,重新序化课程内容,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改革思路,已得到大多数院校的认可。
  1.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思路
  机电类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工作过程化特点明显,所以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是符合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本模式建议采取“2.5+0.5”人才培养学制年限,对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应根据相应职业技能的要求,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是指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流程。在企业中是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过程,而在商务领域中是指经营过程的全部活动。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即从职业典型工作过程来确定职业实际工作任务,然后将其归纳为教学工作任务,最终转化为职业教育教学任务,是一个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最终到学习情境的过程。因此,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能够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能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在企业中,机电产品生产工作过程一般是:确定工作任务→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解决→质量检查与反馈。由此,根据工作过程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基本步骤确定为:确定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质量控制与检测→教学评估及反馈。这样开展教学工作,能使学生在就业前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掌握真实技能并培养团队精神。
  2.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1)学院应为本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并且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更新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本专业教师转变思想,认识到教师技能水平和教育能力水平对学生学习及成长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此外,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一定要强,因为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技术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对学生的培养是否富有成效。(2)应加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实践性课程及教材的开发,有针对性地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开发相关课程及相关教材,摒弃纯理论化教材的使用。因此,要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课程和教材。(3)建立机电一体化技术车间式实训基地,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车间式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确保工作过程导向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更是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提高能力的重要场所。“车间式实训基地”是指由学院提供场地、车间厂房、水电等,企业投资设备,并提供生产运作管理机制,学院与企业及行业协会合作,在技术、工艺、设备、环境、规模等方面,共同建造与现代化工业生产车间相同,具有教学、科研、生产功能的一体化空间。“车间式实训基地”与传统的实验实训室有明显的区别,传统的实验实训室是根据理论教学的需要而设计的,具有验证理论的功能(部分设备也具有技能训练的功能),基本上是以指示灯来替代真实工程对象;而“车间式实训基地”是根据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规划及生产过程的需要而建设的,在教学上,应根据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并进行一体化项目式训练,整个过程应真实地体现出车间式的工作过程。
  综上所述,“2+1”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重心就是要体现出工学结合的特点。以工学结合的理念开展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具备整合企业现场工作与专业教学的能力,具备将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开放的行动课程的教学能力。由于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的行业是最多的,因此实施校企合作的途径非常宽阔,更加便于实施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惠坚.建设车间式实训室创新专业技能实现途径[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7,(1).
  [4]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孟德欣,黄伟文,王先花.高职《VB6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作者简介:
  张运吉(1964—),男,辽宁营口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高级工程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及数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