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者:单再成 肖淑兰 何建湖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校办产业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创办具有企业性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具有鲜明专业特色或服务功能的企业实体。兴办校办产业,是贯彻《教育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教育投入体制的重大举措,是国家依据我国国情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长远的政策措施,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校办产业。
自1980年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当时一般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起步,至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院校达到1091所。在高职院校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校办产业的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99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办工厂,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1995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八条提出: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1998年11月19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继续抓好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1999年11月,在召开了全国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后,各校纷纷成立后勤服务企业,紧跟形势发展变化。也成为高校产业的一个新生力量。2001年,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标志着我国高校校办产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时期。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办好生产实习基地。2006年11月,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必须规范高校和高校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确保2007年上半年以前。全国高校基本完成产业规范化建设任务。
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
规模较小。设备设施陈旧落后 2004年末,全国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为1517.62亿元,平均每企业资产为3326万元,而课题组调查的3所高职院校校办企业资产平均只有300万元。而且是按原有资产统计而来,不少资产趋于报废,如。某高职院校一校办企业的15台机床全部是50年代出产的,连学生实习用都难以满足要求,基本上不能创造经济效益。
产品科技含量低,赢利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弱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而来,原有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力量不强,产品赢利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弱。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校办企业淡漠的市场意识所带来的向学校“等、靠、要”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赢利。处在书生氛围中的一些校办企业,在闯市场中往往不如社会企业灵活。闯不好市场就转向学校“等、靠、要”,自然难以实现其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少数校办企业,因经营困境竟坐吃山空,攀附学校吃“皇粮”,靠消耗企业资产来维持生存。因此,一些校办企业由于管理手段和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只能自生自灭,原有的校办企业或者承包出去,或者变成了出租房屋,只收租,不育人:有些校企虽然在办,也难以达到校企应该实现的育人目标,“产教结合”名存实亡,人才培养质量大受影响。这对于高职教育发展和实现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极为不利。
负担过重 大多校办企业都要承担三重负担,不仅要上交学校利润(上交利润占净利润的47%以上),还要上交各种税金(金额比上交学校利润还大),有的学校企业还要上交给国资管理部门国有资产占用费(经营额的3%-5%)。
产权不清,责任不明 由于学校是大多数校办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学校对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者的使用权之间的产权不明晰,权责也不明确,学校常以资产所有者和行政主管的双重身份干预校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向企业下达非经营性任务,同时以各种行政手段从企业收取所有者权益以外的回报,导致生产经营决策的低效,有的学校还通过人事安排对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实行直接的干预和控制。不少校办企业实际上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资格,也不能取得有限责任地位。一旦企业无力偿债或出现经济纠纷,学校还要承担连带责任。
产权结构单一 现有高校校办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学校为单一的投资主体。这种产权结构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企业一旦破产。学校将蒙受很大损失;二是企业受校园文化的影响较深。缺乏面向市场、追逐利润的价值取向;三是学校对企业采取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更多的是对学校和领导负责,难以负起应对市场的责任。
制约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观念陈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贯强调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然而真正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并非容易,学校办企业也同样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企业改革方面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一个好的项目往往因为认识上的不统一或不到位而失去商机。在用人和利益分配方面还仍然沿用传统的思路和办法,在一定程度没有真正地把企业发展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认为学校办企业是和学校的职能相背离。这种认识极大地制约了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产业基础薄弱,回报学校较少,而学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于学生,认为先要保证课堂教学人力和财力,对于产业需要的人力和财力,能拖则拖,能缓则缓。能免则免。学校很少甚至没有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和从高职学院整体发展的高度看待产业的发展。因此,高校校办企业办的好坏,关键是看学校的观念是否转变,认识是否到位,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企业也很难发挥优势,也很难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和学校对校办企业的投入,可以说微乎其微,主要表现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投入不足。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末要达到GDP的4%。事实上,职业教育所需经费远比普通高等教育要高得多,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表明。高等职业教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