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大工程观”理念与高职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作者:高 庆




  首先,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即从某个职业岗位群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了解构成这一职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从而确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因此,这种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具有很强的区域针对性,不同的地区,对于精细化工专业而言,定位可能不完全一样。
  其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发展。从“大工程观”的角度来看,“大工程观”的“大”还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包括协调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被领导能力、攻关能力。不仅强调技术属性。还要体现社会属性。精细化学品的多样性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依赖于化学的、工程的技术基础。而且更多地依赖于多个学科的最新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这在客观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对于其他专业,化工类专业所必需的素质中。还必须体现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精细化工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从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出发,在课程体系中处理好基本知识、技能以及素质培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在“大工程观”理念的指导下,以工程技术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内核,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来建立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大工程观”的内在角度看,这种课程体系的改革必定适合于行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大型工程所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大型企业、大型工程的联动多、联合多,其内容的多样性、系统的复杂性,造成内部分工多、界面多,所以这种课程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为了充分体现精细化学品生产的大工程体系与工程应用特征,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上,笔者以工程技术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内核,紧紧围绕任务驱动这一主线开设课程。例如,对于用合成方法生产的精细化学品而言,其生产的一般程序为配料、反应、分离、精制、成品加工等。同时,还包括过程监控的分析化验和生产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等,相应课程组织即以生产上的逻辑顺序进行展开。以《基础化学》课程为例,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般常用化学原料性质。与配料岗位对应;其次是了解和掌握与分析检测相关的化学基本知识,以及生产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分析化验岗位对应,并为反应岗位、废物回收岗位做准备。相应的教学过程组织即可以某一特定的生产任务为目标进行展开。同样,其他课程开设的逻辑依据也是如此。特别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如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直接以具体某一种(类)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任务为主线,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的解剖和设计,来组织所需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在精细专业综合实训环节中,直接将要合成(或复配)的产品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设计生产路线,然后进行生产,化验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层层的任务为驱动,使学生对本专业所需的各种专业能力有明确的、立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侧重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专业的素养真正达到职业的要求。通过改革,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与陈旧、学时不够、专业主线不明确、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使得本专业的课程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从而与专业的办学定位相一致。
  由于化工专业本身的特点中“工程化”的倾向尤为明显,从本院精细化工专业已有的办学经验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大工程观”的素养对用人单位非常重要,员工是否具备这种素养,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构成。因此,笔者认为,充分体现“大工程观”的理念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学生综合核心素质与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的重要保证。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在充分体现“大工程观”的理念下,如何把专业办得更好,则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同仁必须认真对待和思考的课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