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半工半读”制度在“工厂化”办学模式下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刘卫东 王汉勤 王 静
(三)九种模式——为“半工半读”提供了实施途径
遵循“多元、互动、实效”的基本原则,我校的“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已初步探索出9种模式:(1)“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实训,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过渡到就业。(2)“企业冠名班”模式:以学校培养为主,参照企业要求,毕业时由企业择优录用毕业生。(3)“工学交替”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毕业后优先到企业就业。(4)“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完全按企业要求进行。(5)“双定生”模式:招生即就业。“出口”决定“进口”,实训、师资基本由企业解决,体现全方位参与,企业也成了育人的主体。(6)“引企入校”模式:企业在“车间式课堂”组织产品生产,并负责教师技能培训,安排学生顶岗实习。(7)“企业自主培训”模式:由企业提供完全的实训设备、师资、教材,学校组织生源并参与管理,企业自主组织教学活动诸环节。(8)职业资格认定模式:联合劳动、安监等部门,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根据教学活动进度分别组织等级考试。(9)职教集团模式:2007年4月27日,济南市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在我校成立。校企在此平台之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单纯是个案的解决,更为主要的是关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规划与战略选择。尤其是职教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校企合作又上升到一个更高层面。
“半工半读”的实践效益
实施“半工半读”制度,突出的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半工半读”可以帮助我们去认知和了解企业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给企业输送技术工人,现代企业需要哪类工人、标准是什么、教育教学内容能否与素质和技能标准相统一,是我们必须了解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半工半读”是让学校师生了解企业、认识企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半工半读”能够让企业了解职业学校、认识职业教育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完成生产任务,企业就会对我们的学生赞赏有加。当企业了解了职业学校、认识了职校学生,自然就对职校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进而也就激发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三)“半工半读”能够促进学校进行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不符合企业需求,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将来就业后的工作特点。只有了解认知了企业,我们才能找到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摩托车组装与维护》、《数控车床实操与编程》、《实用焊接技术》、《五金电器营销策略》等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正是为了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学生不仅能很快地掌握相关原理,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很快地到企业顶岗生产。如果教师不了解企业,这样的校本教材是根本编写不出来的。也正是有了这样对路的实用教材,才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实质性提高,从而体现了“半工半读”制度的核心价值。
(四)“半工半读”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和实训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们的许多教师从师范院校来到职业学校,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普教观念较浓,动手能力不强。如何培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教师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上加以锻炼,让他们认知企业。我们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半工半读”时,实际上教师自己也在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自己认知企业的同时教学业务能力和实际技能得到提高。同时,基础设施不完善、实训设备不到位,就很难满足“半工半读”在校内实施的要求,必须想办法解决。
(五)“半工半读”能够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一方面,企业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职业中学担心招不足学生。这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因为没有钱而不能完成学业。而“半工半读”不仅能够把这些学生招来,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自然也就实现了职业教育就是面向大众弱式群体的教育的本质主题。
总之,我校实施“369框架”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已经初见成效,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还很多,诸如专业建设问题、高技能教师问题、内涵提升问题、校企合作问题、教学改革问题、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师徒关系、设备与课程的矛盾等问题。其中,关键是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培养问题和企业、百姓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通过“半工半读”制度的普遍实施,得到企业与民众的关注,那么职业教育就会有更为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