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梁成艾 张剑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实践;思考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农民群众的自主创业能力,这不仅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更是应对市场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和劳务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尤其是像贵州铜仁这样的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险要、土地贫瘠、交通阻塞、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不够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更使人担忧。虽然该地区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口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且大多数缺乏一技之长。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使其拥有一技之长,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铜仁市职校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采取逆向思维法,将目光转向发展潜力巨大的农村地区,寻求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大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在艰难的探索中为学校闯出了一条“送职业教育下乡”的新型的办学道路,对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职业学校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铜仁市职校是铜仁市唯一的一所公办职校,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办学经验。但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该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摆脱困境。学校新老领导班子紧密团结,在“三下乡”活动的启发下,带领广大教师,顺应中职教育的改革趋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采取逆向思维法,积极探索“送职业教育下乡”的办学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把农村作为发展的大本营,把农民作为学校办学的对象,把技术作为连接学校与农民的桥梁,把农民增收作为学校与农民双赢的硕果。四个环节环环紧扣,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学校与农民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深度结合,解决了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办学的“一头冷、一头热”、农民缺乏动力的难题,弥补了学校与农民合作制度环境上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人才培养的质量。
目前,学校已与铜仁市茶店镇开天村、漾头镇共同村等多个村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所需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全面调整学校的办学专业,采取上门服务的方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在学校与农民合作的过程中,农民获得了技术与实惠,从而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了参与中职教育的积极性,无形中成了职业教育的活广告,间接地增加了职业学校的隐性生源。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农民学员普遍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技术素质,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2)学校摆脱了“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不只是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而是让农民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让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学习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充分调动了农民学习职业技术的积极性:(3)学校运用大篷车等多种方式将实践性技术设备拉到乡间田野,利用农民的晚间业余时间,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上门为农民传授科学技术知识,降低了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成本:(4)学校在当地行政部门的帮助下,聘请农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一方面,使农村的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使农村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授课互通有无,实现了教学相长,提高了自身能力:(5)学校利用地处闹市的优势,在节假日组织专业教师和农民学员有针对性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产品推销作义务宣传,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了学校与农民的距离,使学校教师成为农民的贴心人,同时,将学校的文化理念传播到社会上,扩大了职业学校的影响,造就了一大批潜在的学员与未来的生源,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确实有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对于多数职业学校而言,也存在着以书本和课堂为主、脱离农村社会实际需求、盲目举办职业教育的问题,因而影响了学校与农民合作的成效。铜仁市职校领导班子认为,职业教育应当为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必须打破以往自我封闭的盲目性的办学模式,实行“面向市场办学”、“开门办学”。“送职业教育下乡”办学模式要重点解决与农村紧密联系、提高农民的职业能力的问题,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茶店镇开天村成功地实施了联合办学后,很快在铜仁市周边农村地区产生了辐射性影响。政府在学校召开了市长办公会。多方面为学校筹措扩建资金,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的教学设备。当地的学生和周边农民纷纷来学校咨询招生、培训问题,兄弟学校也纷纷效仿学校的办学模式。学校目前正在加速进行软硬件建设,以满足学生和广大农民兄弟日益增长的需求。可以说,现在的学校前途一片光明。这种“送职业教育下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深受农民的欢迎,而且得到了市场和农村的高度认可。“送职业教育下乡”办学模式的建立,使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加速了农民科技致富的步伐,拉近了农村与职校的距离,使学校与农民真正成为一家人,带动了招生工作的良性循环。
在学校与农民的深度合作中,一是通过合作把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及时反馈到学校,为学校制定专业培训规划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合作加强了学校与农民的互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农走上了讲台,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的教师走向了田野,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三是着眼于专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农村的农业设施向学校开放,为学校解决了实训基地不足、实训经费紧张的矛盾,学员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中促进农民学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总之,“送职业教育下乡”办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与农村合作不畅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参与联合办学的积极性,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与农村联合办学的中职教育改革之路。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面临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的双重任务,中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一所地方政府投资举办的中职学校。铜仁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经费源于地方财政投入和学费。由于学校办学设施的“新陈代谢”和生源数量的萎缩,现有的经费渠道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就成为铜仁市职校的首选,在“三下乡”活动的启发下,“送职业教育下乡”办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吸引了众多来自学生、农民学员、合作乡镇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隐性办学资金,形成了公办民助的多元投入机制。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投入上百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与发展后劲。
“送职业教育下乡”办学模式注重学校与农民的互动,愿意报名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人数日益增多。首先,学校在当地行政机关的帮助下,在招生宣传工作中突出“送上门”这一特色。解除了农民的种种后顾之忧。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学员为本,为学员发展考虑”的办学理念。其次,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以村为单位,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把握市场需求动向,使学校的办学能够基本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体现了中职教育“重视市场需求、面向农村办学”的重要理念。再次。学校充分利用田间地头做培训场地,积极探索让学员在不误农时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接受职业教育的途径。这种学校与农村合作的招生新机制。使学校迅速减轻了“招生难”的压力,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由于目前中职教育在我国农村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尚未被广大农民群众广泛接受。因此近年来中职学校办学艰难,这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送职业教育下乡”的办学模式强调农村与职业学校紧密结合,一方面,给农民群众提供了较多的新科学、新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学校与农民双方共同把握市场需求,畅通了销售与就业渠道,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新科学、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市场需求又推动了学校发展,使学校与农民获得双赢。
学校与农民合作在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学校与农民合作的运作模式与成效却是制约中职教育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铜仁市中职学校“送职业教育下乡”的办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值得重视,具有现实意义与推广价值。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在努力探索中职教育与农民合作新模式的同时。更需要加快完善法律规章,明确国家行政机关及乡镇、村、组等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推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与农民合作的持续发展,提高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