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之培育

作者:钟一明




  摘要: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建设教师队伍、构建创业知识结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实践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把培育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提出来。高职院校如何培育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应通过建设教师队伍、构建创业知识结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
  
  打造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必须具有创业实践经历。由于创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多于概念规则的讲授,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创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教育目标,学校一方面应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去学习,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鼓励有潜力的青年教师经营企业,在创业实践中丰富创业知识,增加其经营、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创业基地,聘请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或行业专家与本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开展创业培训。三是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课题研究,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的方法及途径,提升教师自身的创业教育能力。以教师自身的示范行为和榜样力量带动、启迪学生走上成功创业之路,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
  
  深入研究,构建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
  
  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仅要具备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掌握行业的创业知识。高职学生创业主要是知识创业,他们的长处和优势是在某一方面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开设广告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开办幼儿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可建设网站……。专业知识包括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管理知识。同时,必备的社会知识也是不可少的。
  文化知识一个企业的创办者必须具有基本文化知识,即能够进行必要的读、写、算、说。这简单的四个字实际上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功。因此,要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狠抓学习和训练。
  专业基础知识除了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外,还应该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来完成。同时,通过参加企业活动,丰富、巩固专业基础知识。
  管理知识创业就意味着自己当家作主,因此就必须学习、掌握大量的企业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等。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是通过讲座、观看专题片、社会实践以及参加社团活动获得。
  社会知识是学生创业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少学生有创业的愿望和热情,但真正取得成功的不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社会知识。因此,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各种类型的小企业,了解创业过程,体会创业者的艰辛和创业成功后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信心;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民服务等公益活动,了解社会;深入市场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态势,写调查报告,为寻找创业项目做准备。社会知识越深厚,就越容易成功创业。
  
  创设平台,指导学生
  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尤其重要。通过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实践面,把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转变到“学生中心、实践中心、社会中心”上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创结合的实践中提高创业能力。
  (一)重视校内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树立全新的大课程观,把学习不断向第二课堂延伸,把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第二课堂课程内容应丰富多彩,如组织社团、开展一些仿真的创业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写创业计划书,寻找经营地点、设计店面、给企业取名字、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广告策划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学校各种协会、兴趣小组组织读书活动,阅读成功创业人物的传记、企业家故事,在学生心里播下创业的种子;通过特定情景模拟,开设相关课题,研究小企业开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实习中开展创业实践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创业教育的重要阶段。借助企业这个载体,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经过、培养和检验创业能力的场所,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在尝试教学、生产(经营)、开发一体化的准创业实践活动中,放手让学生面对市场进行创业活动,自主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管理,熟悉各个环节,获得自主创业的经验、胆略和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培养创业的态度,掌握创业的本领和方法。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创业的艰辛,教育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创业,也可以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一些创业技巧,使自己今后创业少走弯路。
  实习指导教师要抓住实习这个大好时机,善于鼓励学生寻找创业机会。要与企业通力合作,制定培育方案,让学生在实习基地这样的场所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从我校已成功创业的学生的创业操作过程看,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萌生创业意识,涌动创业激情,树立创业信心,从而走上创业之路的。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是社会实践,学校要在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外创业基地,以此为载体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自主创业,所以创业实践活动的最直接形式是学生开展自主创业的尝试。自主创业实践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学校可以争取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利用暑假或寒假组织学生尝试“当老板”。比如,香港多个机构合办了“学校创意营运体验计划”,选出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让他们接受有关创业及营业技巧培训后,于7~8月连续4~6个周末在维多利亚公园摆摊位、干营销、做代销。该计划还安排了企业的导师,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意见,加深学生对工作实践的了解和认识,并提高营运技能。这样的实习创业机会,可以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苦与乐,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加入到创业者的行列。
  总之,培育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要培育学生的创业能力,必须走校企合作、创学结合之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构建创业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活动把它们整合为实际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居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周群.职业人生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钟一明(1956—),男,广西贵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