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建筑类高职专业制图课程改革浅说

作者:朱少君




  摘要:根据建筑类高职专业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在传统制图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阐述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并提出了课程改革需加强的三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制图;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制图是建筑类高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其他主干课程的基础。该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对房屋建筑图的读图绘图能力。通过教学反馈笔者发现,按照过去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在学习专业主干课程时仍觉吃力,读图绘图能力弱,其原因有:理论课时偏多,没有突出精讲多练;制图教学没有和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需要相联系;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按照“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对原来学科化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使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和学生实际,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获得实践技能,增强职业能力。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制图课程教学和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笔者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根据高职教育的实用性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初步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就如何开展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重新设计编排课程内容
  
  项目化教学要求每个教学项目都根据学生今后在本专业就业岗位上岗必备的能力来设计,而课程内容是项目化教学有效开展的依据,应围绕教学项目来设计,原课程教材内容体系显然是不符合的。笔者根据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将课程教学设计为三个项目安排在两学期内进行(具体分配如下表所示),将每个教学项目分成若干个模块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分解每个模块的参考学时、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等,根据模块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对原教材内容体系进行重新编排并进行一定的筛选,删除对项目化教学意义不大、所占课时多、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做到项目化教学需要什么知识就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
  
  
  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活动
  
  目前,制图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是以电子教案和实物模型作为主要教具,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被动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笔者现以“项目一:建筑施工图绘制”为例说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项目一的第一和第二模块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专业制图必备的空间理论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打好这个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中,笔者一方面注意精讲多练,几乎每次授课都留出近一半时间让学生练习做题,在做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各种简易材料根据形体平面投影动手制作实体模型,演示投影过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反复进行由图到物的比较和转换,建立图形与空间物体的对应关系。这样,既有效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学习气氛轻松而且活跃。实践证明,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项目的第三模块即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是专业制图内容,要将这部分内容教好、学好,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构造知识。而制图课先于其他专业课开课,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在已往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缺乏必需的感性认识,对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师讲课只能是流于形式的“纸上谈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具体的建筑施工图识读教学中,笔者根据需要,将学生熟悉的校园内几幢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由整体到各个细部拍成若干张照片,连同这些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通过多媒体同时展示给学生,对每一幢建筑物对照其照片讲解建筑施工图,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图示内容,有的学生看懂后还饶有兴致地跑到现场再看一下实体构造。这样,学生既轻松完成了识图,又对建筑构造有了感性认识,与后续的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等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顺利完成专业制图教学内容的有利保证。学生仅会识读专业图纸是不够的,还要能够绘制。项目的第四模块建筑施工图绘制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制图理论知识完成的一次大作业,是对课程学习的一次全面考核,学生的任务仍然是校园内的某幢建筑物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先在前期对学生讲解现场测绘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每次测绘时,学生带好必要的测绘工具赶到目标建筑物现场,笔者在现场对各个小组及时指导答疑。虽然学生在测绘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他们逐步学会了如何进行专业制图,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在初步完成绘图大作业后,再让他们回到教室,通过展示该建筑物的标准建筑施工图图纸,在图形绘制、制图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对照学生绘制的图,并进行讲评,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然后要求学生修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套符合要求的建筑施工图纸。这一教学活动使学生的绘图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真正体现了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改革考核制度
  
  过去以期末一次性笔试为主评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尝试建立新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除了笔试外,还包括课堂纪律、出勤、平时作业、课堂学习表现、绘图大作业等方面,使学生明白,在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只要认真表现就会有收获,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一年的课改实践,笔者感觉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明显比以前主动和积极,读图、绘图能力相比以前也有很大进步。虽然课改初见成效,但笔者认为,今后教学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加强,以进一步促进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形成专业教学团队制图课程教学一定要与后续的专业主干课程紧密联系,争取涉及主干项目课程所需的所有知识,如有遗漏需要在主干项目课程教学中及时弥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与专业教师经常交流探讨,形成教学团队。
  要组织力量加快教材和课件的编写与制作课改应该整合运用学校多方资源,加快相应的教材、工作页、课件等的编写与制作步伐,以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学校应出台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形成校本特色甚至教师个人特色的教材或教学资料。
  充分关注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课程改革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调整。同时,更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参考文献:
  [1]莫海鹰.《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张玉南,单国骏.《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3).
  作者简介:
  朱少君(1977—),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城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