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略谈高职《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李学东




  (二)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实验教学的支持,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实验实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亮点,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高职《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也要求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课程实验力度相对于理论部分来说,目前高职《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实验力度显然不够。一方面,实验课时偏少(例如总课时为54,实验仅占8课时),这样短的时间仅能应付几个典型实验,学生在实验室如同走马观花;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把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完成之后,这时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可能已经生疏或淡忘,实验与理论脱节,实验效果大打折扣。为改变这样的状况,需加强实验力度。通过适当增加实验课时,保证一定的实验数量,让学生能更加充分地认识各种器件和设备并且熟悉测试方法;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辅以相应的基本实验,使理论和实验“捆绑”传授;在理论部分讲授完之后,可进一步安排深层次的实验内容,对理论内容进行全面的巩固。
  增加课程实验内涵高职《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实验大都在传感器实验台上完成,基本为验证性实验。这类实验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传感器的基木原理和特性,消化教学内容。但由于实验模型确定、实验模式格式化,不涉及或者较少涉及原件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学生完全按实验讲义要求的内容、步骤进行实验,因此,验证性实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验证性实验体系的内涵无非是训练“按方抓药”的操作工,而不是培养有头脑的技能型人才。为此,应改变验证性实验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实验内涵。可通过适当增加一些应用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具有个性思维的实验训练,让学生拥有充分发挥个性思维的空间,能在自由的实验过程中深入探究知识,并获得动手和实践能力。
  改变课程实验考核模式实验教学通常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为考核内容,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决定其实验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不一定能够真正考核学生的实践效果,会导致部分学生实验态度不端正,有的甚至不参加实验而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应付。为此,应改变实验考核标准,将学生参与实验的态度、实验中的纪律情况、实验能力、实验效果等多方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考核,并计入学生平时成绩。为保证学生对实践环节足够重视,可采取平时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以及考试范围包括一定的实验内容等措施。
  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以上观点,仅仅是对课程教学改革所做的一般性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应该注意到,由于专业方向、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高职院校《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模式。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更加深入和完善,这将是一个动态上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郁有文,常健,程继红.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淼,马光,申桂英.测试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胡建东.“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4]俞云强.高职《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06,(7).
  作者简介:
  李学东(1974—),男,天津市人,工学硕士,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讲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虚拟仪器、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
  

[1]